第0007版:大成都 上一版  下一版
日期:[2013年02月25日] -- 大成都 -- 版次:[007]
他,创建成都地质学院石油物探专业
2013年02月25日


包老生前照。(图由家人提供,董睿翻拍)

  

成都理工大学“石油先驱”包吉山去世,享年85岁
  《秋翁赋》
  阳光伴我老 琴瑟悦我心 三餐饱我腹 读史通古今
  品茶读史宴 诗词咖啡伴 青灯古佛边 寂静宜诗篇
  ——包吉山
  他是成都理工大学“石油先驱”,80多岁依然坚持写诗作赋、承担家务。本月21日上午10点多,创建了成都地质学院石油物探专业的包吉山因病去世,享年85岁。

学术成就创建成都石油物探专业
  昨日,包老的大儿子包景霓告诉记者,包老生前一直将“生忘形,死忘名”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一生淡泊名利。包老负责创建了成都地质学院石油物探专业,参与创建了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重点学科。在科研方面,“六五”和“七五”期间,则参与上杨子和下杨子地区国家部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

嘱托家属自己死后骨灰撒岷江
  包老经常帮助校园内的贫困学生,有时候,学生的手机费没有了,他都会很贴心地帮忙交上。
  退休以后,包老依然坚持写诗、听中国古典音乐,在灵堂的对面挂着的一幅“秋翁赋”,便是包老今年年初的新作。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是八十几岁的高龄,包老仍每天坚持洗碗干家务,不为他人增加负担。
  采访中,包老家属一直强调他的为人低调,他特意嘱托家属,死后将骨灰撒入岷江。
  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许冬琳
  报料人罗先生
延伸阅读
  包吉山(1930 年—2013年),辽宁省复县人,满族。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原系主任。1974—1994年历任物探系副主任、主任及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从教以来,培养研究生20人,1985年起,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84年获地矿部献身地质事业荣誉证书,1998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中国专家》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