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其中包括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一般诊疗费,原则上10元左右。并要求一般诊疗费纳入医保,按规定比例支付。记者从医保部门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了解到,我省自去年起就已开始实行10元诊疗费“包干”。
10元“包干”但知晓率较低
未统一“包干”之前,患者就诊时单独缴纳各项费用,包含门诊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耗材费)等。如果不输液一般低于10元,加上静脉输液费则多在10元以上。成都市青羊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罗红艳说,该院自去年开始执行一般诊疗费10元“包干”,主要针对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这10元可直接通过医保报销,居民不用自付。但是可能由于知晓率较低,目前利用率不高。
罗红艳解释,统一 10元诊疗费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遏制过度医疗,“不管输不输液都是这些钱,医生就会尽量选择基础医疗。”此前四川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也曾解释,一般诊疗费10元包干是为了发挥医保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作用: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取消了药品加成,基层医疗机构收入减少,因此需要以政府补助的方式保障其运行。
城乡医保居民可全额报销
据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杨主任介绍,该院从去年下半年也开始实行一般诊疗费10元“包干”。按医保部门规定,该政策同样只是针对城乡医保居民实行,未对纳入城镇职工医保群体实行。成都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各省的具体政策不同,我省则是针对城乡医保居民实行基层医疗机构一般诊疗费10元“包干”,医保能全额报销,没有自付部分。而纳入城镇职工医保的居民账户内有专门的资金用于门诊和个人购药,所以目前未在此列。
华西都市报记者 刘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