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成华区实施“北改”项目195个,完成投资236.4亿元、占全市的46.2%;启动拆迁项目55个,完成拆迁土地面积8809.6亩,占全市的63.9%
2013年
成华区将实施“北改”项目200个以上、完成投资200亿以上,将围绕驷马桥片区、八里庄二仙桥片区,加快市场搬迁和拆除力度。
2月4日,冬日的阳光洒落在成都北城,格外温暖。
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赶到了成华区青龙街办西林村6-7组,沿着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工地,走着,笑着,讨论着。阳光打在他们脸上,温暖嵌进他们心中。
这片工地,曾经是他们的家园。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北改”主战场。
去年的2月13日,他们在这里成功实现了“北改第一签”;46天之后,235户居民在这里实现了100%签约,完成了片区搬迁,创下成都“北改”的最快速度。
不远的未来,他们还将回到这里,住上现代化实施齐全的电梯公寓,再次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这一去一来之间,变化却是天壤之别:那个曾经是形象最差、交通最拥堵、治安最复杂的区域正在华丽转身;脚下的这片土地正以迅猛地发展势头,毫无争议地成为成都“北改”的排头兵。
在这个梅花绽放的时节,成华区“北改优城”的梦想,正逐渐从规划图变成现实。
北改筑梦:
怒放的民生工程
“我们成华的‘北改’,就是为了实现片区居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生幸福的实现途径。”这是成华区委书记刘玉泉在“北改”之初,掷地有声的承诺。
一年过去,我们回头望,这份承诺,正在成华“北改”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一个惠及千万人的民生工程,正在迎风怒放。
2012年4月5日,作为成都“北改”第一个签约改造的社区,西林社区正式宣告完成城市设计。
根据规划,该片区将对驷马桥、蜀道起点、羊子山祭祀台遗址、昭觉寺等古蜀、秦汉历史文化符号进行“再现”。
“昭觉寺片区是率先启动改造的区域,也是目前进展最快的片区。”成华区北改办主任于伟鹏介绍,按照片区“北改”实施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昭觉寺片区功能定位为文化旅游商贸区,商业规划面积约20平方公里,未来5年内预计常住人口将达到22万人。将依托昭觉寺、动物园、红花堰地铁商业、家居文化聚集区,打造立足成都、辐射中西部、面向全国的都市文化旅游商贸区和都市商业游憩区。
今年,成华区提出以昭觉寺片区为重点,决战“项目建设”。抓紧昭觉寺片区地块和北改第一签片区的项目引进和建设,加快推进泰业广场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以文化、旅游、商贸为特色的城北副中心。
随着昭觉寺片区内企业的搬迁和旧城改造加速,规划区内可利用土地较多,可用于产业发展用地达5100余亩,为整体规划打造文化旅游商贸区奠定了基础。
“昭寺觉片区今年推出了15个‘金土地’投资项目主要以商业住宅为主,有4个位于即将开工建设的海滨公园两侧,有11个位于基本改选完成的2.5环昭觉寺横街两侧。”成华区北改办主任于伟鹏说。
“该片区目前缺少大型购物中心、品牌百货、特色休闲餐饮娱乐等商业业态,未来商业后发潜力巨大。”展望未来,于伟鹏踌躇满志。
北改掘金:
世界500强的自改路径
2012年12月18日,一个声音传出,全城瞩目成华区二仙桥—八里庄片区。在这一天,成都“北改”迎来首个世界500强企业参与改造项目。这也是成都“北改”以来,社会投资参与“北改”建设的最大项目。
在这个项目的推动下,二仙桥—八里庄片区也将腾笼换鸟,“脏乱差”的旧城面貌将会被彻底颠覆。
“项目启动后,我们的老厂区将搬迁到青白江。”说这话的是《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349位企业——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的总经理莫一山。
在此之前,他刚刚与成华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投资20亿元对位于二仙桥八里庄创意商务区占地约404亩的地块项目进行土地整理和项目提升改造。
按照中铁物资的“北改”进度,在一年时间内,将完成防腐厂老厂区的搬迁;在2年的时间内,完成对防腐厂片区5号地块的土地整理,先期投入将达到17.4亿元。
截至目前,成华区有包括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中铁二局配件站、富森美家居、512建材市场、八里庄二手市场、新华文轩、西藏珠峰等20余个企业自主改造项目启动。
中铁二局率先完成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南车集团也计划在下涧槽社区原址建设南车西部总部基地和成都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成华区全面推进“北改”区域内的果品批发市场、冻库市场、货运堆场、建材市场、二手货市场等8大市场的搬迁与关闭,在关闭驷马桥果品市场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按照成都市相关规划,分布于八里庄二仙桥片区大量仓储物流企业都将陆续迁到二、三圈层,该片区将重点发展文化创意、现代商贸商务产业。”成华区北改办主任于伟鹏透露:今年以来,成华区2.5环沿线陆续启动了绿水青龙、泰业北城广场、中铁二配建站自主改造、八里庄二手市场搬迁、102仓库改造等重点产业项目,一条闪亮的2.5环黄金经济走廊的轮廓呈现在成都东北部,沿线将随着这些重大产业项目和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建设,形成多个产业新中心。
北改攻坚:
推200项目再引200亿投资
2012年,成华“北改”成效显著;2013年,成华“北改”也将保持领先。
根据部署,从“出形象”到“攻坚”,今年成华区“北改”可谓大动作频繁:昭觉寺文化旅游商贸区、八里庄创意商务区、建设路商圈3大“北改”区域的产业业态实施规划已全部完成。
科学的“北改”规划、加速推进的道路和配套设施建设、组合配套政策等构成的“北改红利体系”,加快了引进项目,推进改旧、建新、更新的步伐,今年将实施“北改”项目200个以上、完成投资200亿以上、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30个以上。将实现“项目集聚、产业倍增”效应,加快构建“以总部经济为龙头,以现代商贸、商务服务、新兴房地产为支撑,以电子商务、文化创意、都市旅游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我们的努力,就是要力争早日让‘北改优城’从规划图变成现实。”这是成华区委书记刘玉泉对今年“北改”的殷切寄语。
2012年,成华区包装“北改”招商投资项目72个,赴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举办招商推介活动,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9个,签约资金239.8亿元,实际到位社会资金135.8亿元,为“北改”推进注入强大“血液”。
目前,正加紧对接中国水电集团、上海复星集团、上海证大集团、上海鹏欣集团、宝龙集团、海岸集团等投资意向明确的重点企业,力促这些项目尽快落地。
“我们今年首批推出28个北改重点片区的规划项目,可直接吸引社会投资逾千亿元。”成华区投资促进局局长邱长宝透露:根据安排,首批28个项目都是产业化重点项目,基本上都位于北改重点区域内。其中,位于昭觉寺文化旅游商贸区的投资项目15个,位于八里庄二仙桥创意商务区的投资项目6个,位于建设路商圈的投资项目7个,总占地面积约2109亩。
邱长宝透露:首批28个“北改”重点片区规划项目,引起了来自新加坡、菲律宾、我国台湾、香港等地的60余家品牌企业和16家银行、金融信托公司的关注。 华西都市报记者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