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年12月07日] -- 城市读本/读城事 -- 版次:[065]
食药监局来“上课” 昨日现场教市民正确吃药
2012年12月07日


自贡食药监局展示假药。

  

  “吃药前后30分钟不要内不要吃水果和蔬菜”、“通过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可以判断药品真伪”……昨日,自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到自贡市沿滩区仙市古镇,为那里的市民上了一堂包括安全合理用药、辨别药品真假等一系列的药品知识。

现场补课:教市民正确吃药
  昨日,自贡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自贡市沿滩区仙市古镇搭起了宣传台。“中药无副作用、药品价高疗效好,这些都是误区。”自贡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告诉市民,服中药不能随意加糖,肠道抗感染药、胃壁保护药、肠溶衣片剂、某些驱虫药都宜饭前空腹服用。“而鱼肝油等脂溶性药物和助消化药应该饭后服用。”
  在场的市民告诉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听了讲解才知道自己以前吃药的方法是错的。

真假药:批准文号可辨真假
  “药品批准文号格式都是国药准(试)字加上字母和8位数字。”自贡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人告诉市民,国药准字的英文字母只能有Z、H、S、J、B五种。“Z代表中成药、H代表化学药、S代表生物制品,J代表进口药品,如果不是这几个英文字母那么一定是假药。”
  而8位数字的前面两位是地区代码,三四位数字是批准的生产年限。“四川是代码是51,那么后面的生产企业也应该在四川,如果不是,那么药品一定有问题。”
  此外,通过从外包装也能看出真假药品。据了解,包装盒上所有的字体的颜色必须与背景颜色成对比色,能够一眼看出通用名。“绿色背景不能用绿色字体,而且字要在一行上面,字体大小相同。”另外那些游医和地摊药贩以及“卖艺人”为了赚钱,大都信口开河,或说“奉送”,或说“无效退款”等,街头墙上张贴的广告,吹虚所谓“祖传秘方”、“包治”某某的药,都可能是假药。

保健食品:和药品有严格区别
  “保健食品与药品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保健食品没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不能用作治疗疾病,只具有保健功能。”据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人介绍,区别保健食品和药品最简单的办法是,当你购买时,一定要先看清包装盒上的“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国产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宦小淮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