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解读八项规定
规定针对的都是现实问题,不仅有助于改进党风政风,而且也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规定将行为准则和规范固化为制度,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
中央政治局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央为什么会出台这些规定,八项规定呈现怎样的特点,怎么保证规定落到实处?围绕这些问题,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专家学者进行了解读。解读1
出台八项规定顺应党心民心
“中央政治局出台的这八项新规定,针对的都是人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问题,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姿态,是聚党心得民心之举。”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
当前,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作风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以权谋私、骄奢淫逸……
党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对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十八大有明确部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调“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
北京大学教授李成言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抓作风建设,体现出新风格、新思路,相信能开辟新天地。解读2
务实举措有助整治沉疴顽疾
“这八项规定,体现出针对性,突出可操作性,有助于领导干部将作风建设真正化为实际行动。”中央党校教授谢志强说,明确细化的规定,监督惩处的措施,为抓好落实提供了有力抓手。
“这一项项举措,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亲民、为民的执政新风,显示了党中央整治沉疴顽疾的决心。”汪玉凯说,这些规定针对的都是现实问题,不仅有助于改进党风政风,而且也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李成言认为,不深入基层、不联系群众,将会导致决策失误,把党的事业引向歧途;工作作风有问题,将会脱离群众,乃至走向腐败。党中央出台八项新规定,将行为准则和规范固化为制度,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解读3
明确提出规定落实督查要求
“怎么确保这些新规定落到实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汪玉凯说,中央政治局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特别强调了从上到下抓落实。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政治局会议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贯彻落实办法,狠抓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同时,对监督检查提出了明确要求:
——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本规定,每年年底对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要定期督促检查,每年年底通报执行情况,并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汇报执行情况,对违反规定的要进行处理;
……“制定规定仅仅是一个开端,落实怎样还需要实践检验。”李成言说,这需要全党行动起来,按照规定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督促广大领导干部树立良好作风,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