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年09月13日] -- 都市汇/麻辣烫 -- 版次:[028]
生死关头救人 是职业精神更是本能
2012年09月13日

  

□王浩野
  不会游泳的司机王平,在9月5日晚开着装载车路过邛崃仁和大桥时,突 然 刹 车 失灵。这时,桥上有3名妇女背对着 他 正 在 聊天。眼看就要撞到人,他猛扳方向盘,把车开进了河里。车坠桥时,他急中生智用拳头砸破车窗,跳车掉到了河岸上,捡回一条命。(本报9月7日报道)
  从发现刹车失灵到最后车掉进河里,王平脑海里的各种想法如同快闪镜头般一个接一个,连他自己都无法消化。跳车?救人?不会游泳淹死咋办?记者采访时和他一起梳理,王平却只记得:“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无论如何都要保全别人的生命。”
  把车换成倒车挡、往左猛扳方向盘、在车子下落过程中砸窗跳车……这些反应都发生在一瞬间。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选择了对别人有利的解决方式。
  这样的人不仅有王平,还有杭州“最美司机”吴斌。在车速每小时百公里的车内,被飞入车中的铁块砸中,但吴斌忍住剧痛缓缓减速、拉手刹、开启应急灯、车门,确保了一车乘客的安全。还有“最美妈妈”吴菊萍,目睹两岁小女孩从10楼坠落,她冲过去徒手接住小孩,左臂粉碎性骨折,却保全了孩子的生命。
  勇敢、善良、伟大……面对这些人,大家总会被感动。也许扪心自问,大家会觉得自己做不到。其实,不必妄自菲薄,在那个当下,也许你一样能做到。
  这些英雄们事后总是非常淡定,因为在当时,他们的大脑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作出了反应,。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那是他们在紧急关头迸发出的人性中的真善美。只有当职业精神成为习惯,并且深入骨髓变成一种本能,人才可能在危急关头瞬间爆发出超乎想象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