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8版:旅游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日期:[2012年09月05日] -- 旅游周刊 -- 版次:[048]
苦荞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短板
访苦荞茶行业专家高业峰、张萍
2012年09月05日

  

  随 着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苦荞,这种绿色生态的产品,从几年前不被人所知,到如今家喻户晓。苦荞人辛勤耕耘20年之后,苦荞产品的研发终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品系列也越来越全,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不可否认的是,苦荞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短板。记者就苦荞产业存在的问题采访了苦荞茶行业专家高业峰、张萍。
  “苦荞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奇迹。与云南普洱茶一样,从不被消费者认知和接受,到备受消费者推崇,苦荞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一个神话。在辛勤耕耘市场20多年后,苦荞企业终于走出来了。”张萍告诉记者,“虽然如今苦荞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苦荞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苦荞麦属小宗粮食作物,部分地方对苦荞产业的特殊优势和发展前景缺乏足够的认识,技术粗放、广种薄收、投入不足、产量不高、基础设施薄弱、布局规划散乱,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和投入的积极性。
  其次,科研、推广、基地、农户、企业、市场等关键环节和产业链条没有形成紧密联系和完整体系,各地各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抓大做强苦荞产业的协调运作机制。
  再者,四川多达上百个品种的苦荞,由于没有统一的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农民多数是自留种,品种杂乱,退化严重。科技投入不足,缺乏科研基地,设备手段落后,缺乏激励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研发创新不够,成果转化缓慢。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张萍告诉记者,苦荞产业要健康发展,还应当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支撑,建立健全产学研推合作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加强协作攻关,力争在品种培育、生物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取得技术新突破。
  高业峰说,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帮助重点企业快速扩张、做大做强,将提升行业重点企业的市场核心作用和产业领军地位。
  最后,苦荞产业想要健康发展,需要“两手齐抓”——苦荞企业自身应当建立健全苦荞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同时,政府部门强化对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各类销售网点的苦荞农药残留、各类添加剂的检测监管。 马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