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选择
以后银联以外的其他卡组织,将被允许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支付卡,市民可选单独的VISA卡或MasterCard卡拼增量
银联既有的市场份额很难被撼动,但市场未来增量部分的份额如何划分,取决于各个卡组织的效率和市场策略
闹得沸沸扬扬的“WTO银联案”又有新进展。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网站8月31日信息显示,WTO争端解决机制(“DSB”)采纳了“中国一部分影响电子支付服务的措施”一案的专家组报告,中国并没有对专家组进行应诉或者上诉。
根据WTO的相关规则,如果一方放弃申诉,也就意味着接受裁决,中国将有义务将电子支付服务市场逐步对外开放,银联以外的其他卡组织,将被允许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支付卡。中国银联违反关贸总协定承诺
据了解,这桩WTO纠纷案起源于2010年。当时美方认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多项措施,造成人民币支付卡业务由中国银联垄断,从而对VISA卡,万事达卡等外国服务供应商造成了歧视。
今年7月16日,WTO发布了美国诉中国电子支付争端案的专家组报告,报告否决美国的部分指控,并不认为中国银联卡在中国市场有垄断地位。
不过报告同时称,银联卡在部分类型,以人民币为单位的支付卡交易上确实是唯一供应商,同时要求其他供应商在卡上必须印上银联徽号和与银联连网,都违反关贸总协定定下的承诺。
对此,中国商务部与上诉有关的公开回应是:专家组报告驳回了美方部分主张,支持了中方有序开放支付服务市场的观点,中方对此表示欢迎。
据了解,中国现在有30天的时间,对如何达到世界贸易组织7月16日裁决的要求作出说明。
境外卡组织
以后可在国内发人民币支付卡
据了解,市民在香港购物时,最后买单的时候,销售人员总会问是走银联通道、VISA通道还是万事达卡通道,然而在中国境内很难遇到这样的问法。另一方面,单一带有VISA、MasterCard标识的卡,在中国境内的POS机上也是无法受理的。
此次中国放弃就WTO银联案上诉,是否意味着银联在中国境内跨行转接业务一家独揽的局面将被打破?境外卡组织可否直接在中国发人民币支付卡?
对此,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支付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帅青红认为,理论上来讲,电子支付服务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后,外资卡组织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可以发售人民币支付卡,然而就目前来说,要申请到第三方支付牌照仍有困难,即便外资卡组织申请到第三方支付牌照,依然可能要通过银联的网络进行支付清算,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资金流动渠道也仍然要走央行或者其他国内系统进行对接。
但也有其他业内人士透露,除了中国境内,任何国家和地区对卡组织发当地币种的支付卡,或者在当地开展转接业务是没有限制的。因此,随着市场逐步放开,对相关条款修改后,国外发卡组织最终还是可以发行人民币支付卡,而这对普通市民来说,也将会多一个选择。未来格局转接清算市场可能巨头并存
国泰君安高级经济学家、中国银联前首席研究员林采宜认为,随着更多的国外卡组织加入竞争,将来在转接清算可能会形成几个巨头并存的寡头市场。
至于对银联的冲击,林采宜表示,“电子支付市场是一个高速成长的市场,因此市场放开不会导致哪个机构的业务萎缩,而是比谁跑得更快。”银联既有的市场份额很难被撼动,但是这个市场未来增量部分的份额如何划分,就取决于各个卡组织的效率和市场策略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