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1版:都市汇 上一版  下一版
日期:[2012年09月05日] -- 都市汇 -- 版次:[021]
救助站住了快一年 就是不说家在哪里
如果您知道这个女孩的任何信息,请致电华西都市报(028)96111
2012年09月05日


杨丽在救助站。


  杨丽潸然泪下。(特别说明:为让更多的人提供线索,使女孩早日与亲人团聚,本报未将女孩的头像做技术处理。)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流浪远方流浪 ……
年方十三

名叫杨丽,会弹电子琴,拒绝透露家庭住址。
  流落街头
  去年11月在广元上西坝火车站被发现后送到广元市救助站。小小心愿

“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不要吵架,我就开心了。”
  随着各学校相继开课,广元市救助管理站13岁的女孩杨丽终于背上书包走进课堂。她也许不知道,为了她能像同龄孩子们一样坐进教室,救助站的叔叔们费了多大周折。这个来救助站快一年的阳光女孩,并无任何异样,还会上网、弹电子琴,但她始终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世和家庭住址。昨天下午,她虽然进课堂继续学业生涯,但她的家究竟在何处?广元市救助管理站与华西都市报联手,希望得知信息的知情人士通过华西传媒呼叫中心(028)96111提供线索。
流浪女孩 会上网会弹琴
  去年11月,广元气温骤降。在上西坝火车站广场一角,广元市铁路派出所民警发现一名女孩衣衫褴褛、瘦弱憔悴。经询问无果后,民警将女孩送到广元市救助管理站。
  “她完全是个正常的孩子,刚来我们这里时就会上网,还会用电子琴弹几首曲子。”广元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苗宏说,安顿下来之后,工作人员开始询问她的个人情况,以便及时送其回家。“但女孩并不配合,十多天后才说自己名叫杨丽,13岁了。但她对家庭住址一字不提。”
  随后,广元市救助站先后在当地报纸、网络上发布关于杨丽的寻人消息,目前仍无回音。
  7月27日,广元市救助管理站为杨丽过了一次生日。生日当天,中国政法大学大二学生、广元籍的张梦瑞还送她一条裙子。张梦瑞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杨丽进行问卷调查时,杨丽写下一句话:“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不要吵架,我就开心了。”
  “据我推测,这个女孩的家庭并不贫穷,但家里的氛围可能对她产生了刺激。”苗宏说,近一年时间,杨丽在救助站衣食无忧,还参加了各项活动,生活很快乐。但每逢被问及家庭住址时,她立刻沉默起来。
救助站 送她走进学堂
  9月1日是各学校相继报名、开课的日子。“按照相关救助政策,我们应该让她上学接受教育,况且她本来就是个正常的孩子。”苗宏说,杨丽自称已经读到了小学六年级,救助站在为其联系学校时,准备让她插进六年级。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由于无处查询杨丽的真实身份,没有户籍便不能办理学籍,也无法为其购买保险等。
  “这是我们救助站遇到的第一例这种情况。”苗宏说,此前救助站制定了两套方案让杨丽上学,但因户籍的缘故均未果。“我们多次联系学校,现在终于可以把她送进学校,但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昨日上午,经过救助站与学校的再次对接,确定杨丽到广元市利州区树德小学读六年级,学费生活费由广元救助管理站出,学校为其提供课本等。“周一至周五在学校寄宿,我们每周接送。”
开学第一课自我介绍时哭起来
  下午2时许,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杨丽背着书包来到树德小学。在这之前,她仔细地准备好书包,换上新裙子。“按惯例中午是要午休的,今天她吃了饭没有午休,一直在收拾书包,有些兴奋。”
  到了学校,整理好床铺之后,走进教室面对同学们,杨丽有些腼腆。随着新同学热烈的掌声响起,当班主任老师让她作自我介绍时,她突然低下头,渐渐地泪光闪烁,并哭了起来。
  尽管杨丽已经入学,各项手续也特事特办,但杨丽的家在哪里仍然是个谜,她的父母或许还在日夜寻找她。救助站方面也希望杨丽能早日与家人团聚,让这个阳光女孩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如果有知情的读者知晓相关信息,请致电华西传媒呼叫中心(028)96111。
  华西都市报记者罗思章 摄影报道
  广元新闻热线:1528288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