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观天下/国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2年7月23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2年7月23日 ] -- 观天下/国际 -- 版次:[ 011 ]
朝鲜正在走向改革开放吗?
2012-07-23

  (朱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平壤官方媒体所发表的金正恩的讲话,这位年轻的新领导人在坚持强调朝鲜的“先军政治”和“主体思想”的同时,也更多地谈到了经济发展、解决粮食供应和改善民生的问题。

  近段时间以来,朝鲜新闻不断,国际媒体对于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国家究竟发生了什么,再度充满好奇。朝鲜问题观察家们的看法也截然不同。有人认为罢免前军方首脑李英浩的举动说明年轻的金正恩正在削弱军方的势力,为改革做准备;也有人认为金正恩政权上台短短7个月,坚持其父亲金正日的政策和体制是保持合法性和巩固权力基础的根本需求,朝鲜难以走中国式的改革开放道路。不管对朝鲜政策的看法有什么样的争议,金正恩政权准备给朝鲜内政带来变革,这恐怕是无法阻挡的趋势。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国际制裁和孤立之后,2010年3月26日的“天安舰事件”和11月24日“延坪岛炮击”事件又让其面临的国际压力再度上升。年轻的领导人金正恩已经不得不走到“穷则思变”地步。否则,朝鲜生存的前景将永远黯淡。问题是朝鲜究竟怎么“变”?金正恩究竟会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来让朝鲜“变”?

  近半年来,朝鲜确实在以自身的方式进行着某种程度的“变”。这些变化更多地集中在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扩大经济自由度的新政策。例如,朝鲜允许更多的自由市场合法存在;提议经济管理和运作的权力归内阁以便削弱朝鲜军方的经营性活动;吸引外资,重新开放金刚山旅游;扩大对中国和俄罗斯在罗津-先锋特区的承包与合作经营范围。韩国媒体甚至报道朝鲜也在准备进行类似中国式的“包产到户”性质的农村改革。

  当然,变化并非仅仅在经济领域,金正恩观看有迪斯尼卡通人物的歌舞表演,允许女性穿短裤,平壤市区的大型超市,美联社等国际新闻机构获准在平壤开设记者站等等,都显示出朝鲜政权的更替也正在逐步带来“新人新气象”。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平壤官方媒体所发表的金正恩的讲话,这位年轻的新领导人在坚持强调朝鲜的“先军政治”和“主体思想”的同时,也更多地谈到了经济发展、解决粮食供应和改善民生的问题。“既要子弹、又要大米”事实上已经成为金正恩执政思想的标志。

  然而,如果朝鲜真的想要重振国民经济,实现金正日时代就提出的“打开强盛大国之门”的目标,对内进行体制的变革和对外缓和与韩、美、日等国的关系,将是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只有缓和了关系,争取通过对外和解以便吸引援助、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才能将朝鲜的开放落到实处;如果没有国内体制的变革,即便朝鲜开放也不可能带来大规模的国际经济合作和援助。朝鲜如果真的想要走到这一步,真正的问题又出现了——朝鲜究竟如何面对国际社会对平壤的无核化要求。很清楚的是,没有实质性的弃核进程,就不可能有富有成果的国际和解。2012年4月,朝鲜通过修改宪法正式将平壤定性为“拥核国家”。这一举动显然加深了国际社会对平壤“拥核自保”的印象。因此,朝鲜的未来很可能是在两种选择中挣扎。一种是“拥核”条件下通过内在变革,以便争取有限的开放;另一种则是在“谈判弃核”的进程中改善国际环境,加速国内体制变革和对外开放。对核问题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将考验和决定着朝鲜究竟准备以什么方式来实现“变革”。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