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都自贡电业局,有一支6人的电力服务队,其中5名党员,1名预备党员。9年来,这支队伍走遍了自贡市中心城区各大街道社区,为市民提供抢险救灾、扶贫济困服务,被盐都市民称为“电力110”。为改进服务质量,服务队专门制作“爱心卡”,分发给社区群众,提供点对点服务。 点对点帮扶困难群众 “每天至少要接到10多个求助电话。”服务队队长曹泽平说,自2003年成立以来,服务队6名队员秉承“有呼必应、有难必帮”原则,为百姓排忧解难,用辛勤、奉献和真情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市民刘淑芳一家共有5口人,仅靠其子一人支撑。在一次劳动中,刘淑芳的儿子腰部受伤,再无法干重活,整个家庭陷入困顿。得知这一情况,服务队决定对刘淑芳一家进行长期帮扶,定期为其检查家中线路、处理故障等,每逢过节还派出人员走访慰问。 这只是服务队社区服务一个极普通的例子。服务队共面向社会征集了100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开展定期上门和帮扶活动。如今,服务队在18个社区建立了用电服务联络点,并定期到特困户家中开展慰问,9年来从未间断。 从“联系卡 ”到“爱心卡” “从一开始,服务队便做了‘联系卡’。”曹泽平说,2003年成立之初,服务队队员将生活中的硬纸片收集起来,然后剪成统一大小的卡片,再做成“社区联系卡”,发给社区群众。“卡上有队员的传呼机号,市民有需要可直接联系。”队员黄谊介绍,这也是服务队“有呼必应”口号的来历。 随着通讯工具的更新,服务队又实时推出了“帮扶联系卡”。2008年,在“服务进社区、惠民千万家”活动中,服务队将“帮扶联系卡”进一步升级,统一塑封,并定点定人发放给群众,24小时定点定人为市民提供服务。“光这卡,前前后后便换了三茬。”队员黄谊介绍,目前,服务队发放的“爱心卡”已经近千张。 截至2012年1月31日,服务队共受理传呼、电话及咨询服务40893次,上门服务28342次,用户满意率始终保持在100%。 华西都市报记者蒲康林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