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市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2年3月23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2年3月23日 ] -- 市州 -- 版次:[ 015 ]
全国唯一地下战备电厂何去何从?
电厂管理部门欲拆除卖废铁 文管部门已将其保留作为历史见证
2012-03-23

    地下电厂何去何从

    地下电厂的设备早已闲置。

    全国唯一地下战备电厂隐藏在深山之中。

    1967年修建,1975、1977年,两台燃煤发电机组发电

    2007年,两台机组相继停运,503电厂结束了其历史使命

    2008年6月,西区政府将503电厂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攀枝花503电厂,是全国唯一的地下战备电厂。这段时间,这座已停产5年的电厂,正面临尴尬处境:一边是电厂所有公司想要将其拆除,设备当废铁卖,一边是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欲将其保留,作为攀枝花工业历史的见证。

    记者昨天采访获悉,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将于今年在攀枝花开建,当地希望把电厂打造成三线建设博物馆分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

    昨天藏于深山鲜为人知

    “503电厂?就在那边!”昨天下午5点过,在附近居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攀枝花西区新庄小尖山的一个山洼里。这里,就是全国唯一地下战备电厂——503电厂所在地。

    电厂大门口,已荒草丛生。深入山体的洞口,如今被砖头封堵了一半。旁边的输电铁塔仍在,但周围的职工住宿楼已人去楼空,在夕阳下倍显荒凉。

    “这个位置非常隐蔽,很少人来。为了适应战备需要,国家修建了这座地下电厂。”攀枝花市西区文管所所长王坤介绍说,电厂从1967年开建,用了4年多,从“山肚子”里掏出了36万方土石。1975年、1977年,两台燃煤发电机组相继发电,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

    如今洞口被封,无法进入一窥究竟。不过,根据当年的平面图,电厂洞口深220米,洞内由东向西为3个导洞,由南朝北为化学洞、电气洞、汽机洞、锅炉洞,呈“用”字型布局,总面积达22400平方米,工程量庞大。

    王坤说,到现在30多年了,洞内仍滴水不漏,堪称奇迹。

    今天尘土覆盖遭遇尴尬

    2007年1月、3月,两台机组相继停运。几百名职工分流至外地,503电厂结束了其历史使命,逐渐被尘土覆盖。

    电厂在关闭之前,已经合并到了攀枝花一家发电公司。2008年,发电公司开始拆除洞内的设备。门口的输电铁塔,也拆了一座。

    为保护工业文物,2008年6月,西区政府将503电厂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要求电厂部分设备必须保留。但由于资金、所有权等问题,电厂利用一事被搁置下来。

    “里面的设备已经被拆了一部分,要不是政府阻止,怕是啥子都没得了。”王坤说。

    今年年初,发电公司再次拆除电厂设备,准备以废铁形式变卖。

    “我们知道情况后,立即进行了干预,把他们拦了下来不让拆。”王坤说,对于攀枝花这座与三线建设密不可分的城市来说,这座电厂不仅是全国唯一一座,而且代表着那个时代的难忘记忆,“拆了太可惜了。”

    这家发电公司一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电厂的设备属于公司的,放在那里不卖就不值钱了,而且公司还要看守,他们也有些无奈。

    就这样,政府部门和发电公司,进入“僵持”状态。

    明天

    地下电厂有望“重生”

    不过,今年将在攀枝花开建的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让电厂有了一线生机。

    王坤表示,他们有意将电厂建成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分馆,利用地下发电的神秘感,打造旅游景点,吸引游客。

    同时,当地为503电厂申报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也在进行中。文/图张儒溟华西都市报记者徐湘东

    攀西新闻热线:1828282811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