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版:房产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2年3月23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2年3月23日 ] -- 房产周刊 -- 版次:[ 030 ]
变局之年
2012-03-23

    □赖黎明

    2012年,注定将成为中国房地产的“变局之年”,一如改革的步伐无法阻挡。

    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面对海内外媒体,对房价问题的表态措辞严厉:“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因此,调控绝不能放松。”

    3月20日,人民日报再发檄文《楼市调控不动摇降房价利于调结构》,并明确指出:实行限购政策的城市房价领跌迹象尤其明显,房地产调控与保经济增长不存在政策“撞车”,应当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这不仅是当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也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增长。

    实际上,国务院总理和最能体现决策层意志的《人民日报》的两次发声,其实是一种声音,有所区别的是,一个事关民生大计,一个事关结构调整。

    留予当事各方和广大媒体的玄想是关于“肯定变,但如何变”的揣度。

    很显然,中国房地产的当下局面已经到了一个不得不变的风口浪尖。

    一方面形势喜人:成都与全国多个城市在2012年一开年就迎来了一波交易量的“小阳春”。

    另一方面神情凝重: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房地产措辞严厉的表态,等于无限期延长了房地产高压严控的政策周期。

    问题在于,当“市场呼声”与“政令诉求”相互博弈、相互纠缠且难以调和的背景下,中国房地产的未来生存状态和发展模式将何去何从?

    近日来“刚需”爆红,犹如市场灵药,开发商一拥而上,恨不得第一时间把它揽入怀中,久久享用。

    但事实上,某一类市场需求在长期抑制之后的突然集中释放,除了慰藉每一个售楼部嗷嗷待哺的销售指标,和每一个老板亟待提振的市场信心之外,并没有反过来推进全行业转变生存状态和调整发展模式的进程,反而掩盖了中国房地产的现实矛盾和未来任务。

    应该这样说,突如其来的官方言论和市场振荡,客观上放大了这个行业日益深重的内在顽疾和置于国民经济中日益扭曲的结构性矛盾,它以一种更加复杂的面目暴露在世人面前。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