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2年3月22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2年3月22日 ] -- 财经 -- 版次:[ 026 ]
地方养老金“开闸”投资 3大悬念待解
2012-03-22

    社保基金投资渠道盘点。

    传闻已久的地方养老金委托投资终于在20日晚间得到证实:广东省获准将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投资。

    尽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21日表示,不要把“委托投资运营”误读为“委托入市”,或是“入股市”,但分析人士认为,这1000亿元资金中部分进入股市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养老金入市仍有三大悬念待解。

    悬念1 其他地方是否跟进?

    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由各地方管理的养老金累计结余近2万亿元,由于这些养老金主要用于购买国债和存入银行,扣除通货膨胀率,十年年均收益率为负数,对地方养老金进行投资运营无疑将更有利于其保值增值。

    全国社保基金成立11年来年均收益率8.41%的业绩使其成为国内养老金投资运营的专业机构。那么,其他地方养老金投资运营是否会随之跟进?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认为,推进地方养老金投资运营是大势所趋,全国社保基金在养老金投资运营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其他各地也很可能采取相同的办法。

    悬念2 投资何时有章可循?

    出台相关的投资办法将是确保地方养老金保值增值的根本。

    “应尽快出台地方养老金投资运营的相关规定,规定多少比例的养老金可以投资运营,投资金融资产的比例配置是多少。在广东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发现新问题及时纠正。”黄泽民建议。

    悬念3 风险如何有效防范?

    在我国,养老金的全国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部分早已投资股市。不过,若要股市真正成为养老金保值增值的重要投资渠道仍需审慎推进、透明运作。

    一般来讲,养老金投资各类金融资产通常会限制一定的比例。例如,全国社保基金进行股市投资的比例是最高40%,境外投资的比例是最高20%,而企业年金投资股市的比例最高为30%,这一比例限制对防范投资风险十分关键。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日前表示,可分步推进地方养老金投资运营,地方养老金投资股票应该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其投资配比应低于社会保障基金40%的入市比例,高于商业养老保险的25%。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指出,养老金投资运营的目标是保值增值,应选择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产品。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