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成都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2012年3月第3周(3.12—3.18),成都主城区新建商品住宅共计成交229797.3平方米,为今年首次周均成交超过20万平方米。新房日均成交约382套,共计约2673套,与3月第2周成交约2064套相比增长29.51%,较2月第3周约1399套相比大幅增长91.07%。同期,成都主城区二手房成交量约706套,也达到年初至上周的最好水平。 首次周成交超20万平米 3月第3周,新建商品住宅周成交量约2673套,在3月第2周的较高水平上继续出现提高,刚性需求释放呈平稳上升态势。 上周3个含住宅供应项目,共计793套商品住宅进入市场,上周成交约2673套,总成交面积达到20万平米。在整体市场成交量继续增长的情况下,成华区共计成交1067套,环比增长104%,成为拉动新房成交增长的主力。而其他区域环比增长均在30%以下。上周新房需求较为集中地在成华区释放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当前成华区在售商品住宅项目数量仅次于高新区,可供选择的房源较多;二是区域内均价9000元/平方米以下在售楼盘数量占比约71%,与其他区域相比,刚需楼盘供应更为集中。 新增供应方面,上周共计4个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其中3个含住宅项目于3月16日集中获得预售许可证,供应住宅面积75542.48平方米,共计约793套商品住宅获批上市,与3月第2周约1265套的供应量相比减少37.31%。成都链家认为,3月前两周供应量均保持在1000套之上的较好水平之后,上周出现供应量有所减少属于市场的正常波动。就历史数据来看,每年5月初成都春季房交会以前,大部分开发商都会增大推盘量以满足传统的成交旺季。在当前住宅成交情况日益转好的情况下,今年5月前周均供应量有再次出现高峰的可能。而上周供应项目虽然较前周明显减少,但依然以满足刚性需求为主。除位于二环内的协信中心拟售均价较高,约在9500元/平方米之外;香榭国际及保利心语均位于三环路以外的高新区,拟售价格均分别为7100元/平方米及7500元/平方米。从本周入市项目中大部分住宅面积在70-100平方米、总价50-80万元来看,满足刚性需求定位较为明显。 二手房延续“小阳春” 上周,成都主城区二手房成交量约706套,达到年初至上周的最好水平。主城区6个区域中,“北改”工程的主要承载者金牛区超越了2月第4周成交量排名首位的锦江区,连续3周在各区域中排名第一。据统计,上周成都主城区二手住宅共计成交58387.44平方米,日均成交约101套,较3月第2周成交的632套增长了11.71%,较2月第3周的439套,则大幅增长60.82%,延续了楼市小阳春态势,截至3月18日,3月份成都二手房成交套数已经达到约1578套,预计本月总成交量有望达到2011年调控后3-12月份月均成交2300套左右的水平。 从九眼桥、紫荆、玉林、金沙、光华、内双楠、外双楠这几个热点区的成交情况来看,先卖再买的改善性需求依然是促成交易的主要动力。但在当前低价新房和现房对首次置业者分流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未来二手房市场回升的速度与程度都将低于新房。上周主城区6个区域内,金牛区二手住宅成交量最多,约为165套;武侯区约140套排名第二,高新区约89套为上周成交最少区域。成都链家分析,最近这几周武侯区的二手房成交量增长,是由于武侯区前期成交基数较低,所以涨幅最为明显。而金牛区二手房成交量连续3周排名第一,其各周成交均保持在140套以上的较好水平,则是受到2月初“北改”工程的影响:一些区域相继取得拆迁赔付后,释放出了一定量的购房需求。由于北部新城的一手住宅房源大多地处三环路以外,生活配套相对不够完善,部分定位在城北继续居住的刚需购房者进入二手房市场,促成了金牛区存量房的加速消化。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