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29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29日 ] -- 特刊 -- 版次:[ 011 ]
蜀道通天
2010-12-29

  织呀织,编呀编,8个川人的8条新蜀道正编织出——

  从公元701年……到公元2010年

  快,看壹零年代的新蜀道畅快写意!

  快,看贰零年代的新蜀道通江达海!

  这是一张由铁路、航空、港口、高速公路编织的大网,承载着无数川人编织的梦想。

  走过“壹零年代”

  10年来添“画”13.8万公里

  2000年时,四川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00公里,居西部十省区之首;但在全国来看,不仅落后,也尚未能适应经济发展与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15条出川通道

  10年间,四川高速公路总里程增加了1100余公里。

  目前四川已建成15条进出川通道,其中铁路7条、高速公路7条、水运1条,全省各种运输线路总里程达到23.1万公里,比2000年底增加13.8万公里。

  投资2892.3亿

  2000年初至今,四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2892.3亿元。

  西部大开发10年来,四川建成了达万铁路等项目,完成了达成、襄渝铁路扩能改造,正在建设乐巴铁路、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兰渝铁路、成都枢纽货车外绕线、成都东客站、成绵乐客专、遂渝二线7个项目。

  航空港口并进

  民航方面,10年间,四川先后建成了九寨黄龙、南充、攀枝花、绵阳、广元、康定6个机场,机场布点总数比10年前翻了一番。

  水运方面,四川目前有通航河流176条,通航水库、湖泊147个,七级以上航道4026公里,港口17个,1000吨级泊位37个。

  “这25公里我盼了30多年”

  再过4天,秦芳30多年头痛的事,就要因雅西高速雅安至荥经段正式建成通车而改变。

  秦芳今年39岁,居住在雅安市荥经县城。自她懂事以来,让她最头痛的一件事,是乘车去雅安或成都。从县城出发,走国道108线,一路山路,翻麂子岗。坐在车里,人如簸箕筛黄豆,颠惨了!

  秦芳说,她每去一趟雅安,就会生一场病。久而久之,她不再出门了。一想到乘车漫长,秦芳就会打退堂鼓。

  再过4天,明年1月1日,25公里的雅西高速雅安至荥经段正式建成通车,秦芳很高兴。她算了一笔时间账:以前走国道108线,从荥经到雅安要花近两个小时。25公里的高速路建成通车了,只需20分钟,足足节约了一个多小时。华西都市报记者梁波

  “陈子昂家有了首条高速”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千古绝唱的作者陈子昂就是金华人。“但没有高速公路,好多外地人都不愿意来这里看。”遂宁射洪县金华镇党委书记王彬对此很痛心。“绵遂高速公路穿过金华镇,今后游客到金华旅游,就走全高速了。”

  明天,绵(阳)遂(宁)高速公路遂宁段正式通车。让金华、射洪等都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前两天,有个成都的制药企业老板自己开车来找到我们,要在这里投资5000万建厂!”射洪县大榆镇党委书记符安俊最近接投资洽谈电话接得手软。“没有高速公路,就没有这一切!”杨衍军华西都市报记者汪仁洪

  “过棋盘关终于不堵了”

  “当时所有的驾驶员都怕路过棋盘关,可以说是堵怕了的,被堵服气了的。”家住广元市利州区的杨伟从事汽车运输多年,“我真切地感受到近几年交通变化很大。”昨日杨师傅回忆,1997年冬天,他拉了一车猪路过棋盘关时,堵了一天一夜,半夜只有把车上备用轮胎点起烤火。第二天车上死了10多头猪。

  “后来,绵广高速通车后,广元城区至陕西界建成了‘二专线’,路面好多了。”杨伟说,“现在广陕高速现在可以半幅通车了,过棋盘关终于可以不堵了。以前广元到西安要13个小时,如今5个小时就搞定。”杨师傅高兴地称。   华西都市报记者苗志勇

  “广巴高速给我新房子新工作”

  昨日一早,巴中市巴州区回风办事处村民李本富穿上反光背心,拿着大花剪出门了。他的工作就是管护广巴高速隔离带的植物。

  李本富的老家距离巴城不到5公里,广巴高速公里立交桥西面的小溪边,土坯房,阴暗潮湿,出门要爬坡,小路满是荆棘。2006年底,巴中第一条高速公路广巴高速公路开工后,互通式立交桥正好从他家经过,老房子被拆了,政府补偿了近30万元,他又自筹资金在公路边修了三套砖房。新房建起后,李本富不再种地。他在高速公路上谋了一份活儿。在家门口找份事情,既挣钱,又照顾了家庭,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文/图张学金华西都市报记者谢颖

  开启“贰零年代”

  10年后出川路增至41条

  四川省发改委有关负责

  人透露,到2020年,四川的出川大通道将由现有的15条增加到41条,成都主枢纽直接引入12条铁路、16条高速公路,并建成成都第二个国际机场。

  形成成都至贵阳、西安、兰州等周边省会城市4小时交通圈,至环渤海、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8小时交通圈;省内形成成都至市(州)政府所在地的1小时、2小时和半日交通圈,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形成。

  将建绵遂内自宜城际铁路

  除了成绵乐城际铁路、成灌快铁正在修建之外,绵遂内自宜城际铁路正在规划中,将把绵阳、遂宁、内江、自贡和宜宾等五大重要的二级城市串联起来。

  另外,巴中至达州等铁路很快就会破土开工;绵遂、内遂、乐山至自贡等高速公路,岷江、嘉陵江水运通道,稻城亚丁、阿坝红原、巴中等支线机场也将修建开通。

  成都第二国际机场建成

  到2020年“十三五”末,全省综合运输网总里程达到37万公里;形成包括18条铁路、21条高速公路和2条水运航道的41条进出川通道,全省通航机场17个,建成成都第二国际机场。

  班车师傅乐宜缩短3小时

  3天前,26日下午4点,乐山客运中心站。“噗”一声刹车,川QC1195稳稳靠在“宜宾”的站台前。“路上堵车,晚点了!不好意思。”驾驶员胡江满头大汗,一边赶紧下车去报班,一边向车站调度员解释。时刻表上,这辆从宜宾过来的班车,应该在下午2点30分前到站。

  “多年来,乐宜班车单边一般都要超过4.5小时。”胡江说,因为省道305线井研至荣县段,有很长一段路路况很差,常年都在修修补补,堵车是家常便饭。胡江的记忆中,本来两点半到站的班车,曾晚点到晚上7点多。

  “话说回来,这样晚点也晚不了几盘了”。因为乐宜高速通车了,乐宜高速使乐山至宜宾缩短至138公里,班车只需1.5小时便能到达,“胡江”们正期待班车线路快点变动,驶上乐宜高速。华西都市报记者丁伟

  宜宾副市长徐进的“海洋梦”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海洋梦,每个城市都有通江达海的梦想。”昨天,在忙碌的宜宾港现场,一名工程师如此感叹。

  今天,这个四川水运的代表港口将正式开港,打开“通江达海”的梦想之门。

  2007年年底,《四川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给四川现代水运描绘出一幅“四江六港”的美好图画——依托长江、岷江、嘉陵江、渠江,建设宜宾港、泸州港、乐山港、广元港、南充港、广安港,千吨级船队从四川内河航道直达上海乃至海外。

  率先突破的“点”在哪里?这个“点”就是宜宾港。为了宜宾港今天日的开港,宜宾市委常委、副市长徐进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徐进说,宜宾要打造西部最好的临港经济开发区。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还能搞得好开发区吗?对于宜宾港的未来,他充满信心。

  文/图华西都市报记者何文宗

  热恋情侣盼川黔高速快通

  家住泸州城区的小武,半年前经人介绍后和古蔺县某机关工作的小雷建立了恋爱关系。初恋的热情驱使这个25岁的小伙子每个周末都要乘坐班车前往古蔺和女友见面。但长达六七个小时的车程使他们见面的时间大大缩水:周六清晨出发,下午三四点钟到达古蔺。周日午饭后,小武又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和女友告别登上班车,回到泸州后已是傍晚。小武的烦恼也是数十万古蔺居民的烦恼:仅仅160多公里的距离,由于道路不畅,往返一次泸州需要两天时间。这样的烦恼即将随着川黔高速公路的建成结束。

  北接隆纳高速,南连贵毕高速,全长134公里的川黔高速将于2011年底实现通车。由泸州到古蔺和叙永两个产煤大县的车程将缩短到两个小时以内。同样期待着宜(宾)泸(州)渝和成(都)自(贡)泸(州)赤(水)高速路建成通车的还有在泸州工作的宜宾人陈先生和贵州赤水一带的居民。

  这三条高速公路都将于2011年和2012年建成通车。届时,泸州将形成隆纳、泸宜、泸渝、纳黔、成自泸、泸赤6条高速公路组成的“一环六射”高速公路枢纽网。从泸州驱车到省内和贵州、重庆的速度都将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章采

  内江老板憧憬半小时到成都

  赵春阳是最早一批在成都荷花池做批发生意起家的内江隆昌人。昨日上午10时,成都天气放晴,但风吹着仍有些凉飕飕的。赵春阳嘴里呵着热气,搓着发红的手指,指挥着店里五六个小工,忙碌地搬运一批刚从隆昌运过来的货。说起当初因交通不便,往来于隆昌与成都之间的艰难,赵春阳唏嘘不已!

  1979年,夏日酷暑。赵春阳花了4元4角买了一张火车票,挤上重庆到成都的321次火车,颠簸近20小时赶到成都,开始了她的新人生路。

  如今,她往返成渝两地的车程时间从过去十多个小时逐步缩减到两三个小时,但仍不满意:还是慢!

  今年3月,成渝城际高速铁路开工建设,按设计在资中、内江、隆昌都有站点。“呵呵,真是太好了,半天就可从成都打个来回,少了旅途之累。早上7点在隆昌吃了早饭,坐高铁到成都府南河边约朋友喝早茶不会超过8点,9点赶到荷花池忙生意到11点结束,又可坐高铁回隆昌!”赵春阳憧憬的“高速”生活,随着成渝高速铁路在2014年的建成,将变成现实。

  文/图华西都市报记者罗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