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渠扩建后,暗河和正常河水“各走各路”,可引岷江紫坪铺水库下泄清水作为应急水源 “这项工程实施后,在应急状态下,将保障成都市中心城区600万人,以及都江堰市中心城区两天的基本生活用水量。”从今年11月开始,成都市开始启动应急供水输水暗渠建设工程。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在都江堰市区看到,灌区相关干渠的断流工程已接近尾声,施工队正在恢复河床,今日就将完成水下部分作业,开闸放水。 暗渠8个弯道 都江堰地下有个“都江堰” 据都江堰志记载,为了保证都江堰内江断流岁修时成都的用水供应,省经委当年批准拨款300万修建了工业引水渠,即暗渠。工程于1963年2月开工,1964年6月完工。 “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地下还有一个都江堰!” 这条暗渠全长1502.33米(外金刚堤尾部进水闸起,走马河上游尾水闸止),当初的设计水流量为50立方米/秒。也就是说,它在都江堰内江断流岁修时,担负着每天向成都平原供水400多万立方米的重任。 这样,在走马河整修时,水流可通过走马河闸前与柏条河闸后的暗渠输入柏条河,到郫县石堤堰进入府河再流进沙河,使成都当时工业用水源头之一的沙河不再缺水。 地下暗渠的路线,从外江到内江是西南斜向东北蜿蜒而行。经过分水堤末端、飞沙堰坝尾、河心洲坝、人字堤溢洪离堆公园后门、八角堰等地,共有8个弯道。暗渠除入口处和出水处是用钢筋混凝土修建而成外,其余渠道全是用河中卵石堆砌而成。整个渠道高1.8米,宽2米,呈三星拱形,两边笔直,渠顶拱形如鸡蛋壳,承重能力相当强。平时管理工人对暗渠进行维护时,里面还 能开拖拉机。 重新打造暗渠 不关闸也能供应成都用水 “当白沙河水质不能满足成都市供水要求时,这个工程可引岷江紫坪铺水库下泄清水,作为成都市应急供水水源,保障成都市生活供水。”都江堰市区走马河段的施工公告上清楚地注明,本工程可在应急状态下,保障成都市中心城区600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00万)和都江堰市中心城区两天的基本生活用水量。 相关负责人石传云告诉记者,目前这里的河段上面是正常河水,而河床下面是暗河,主要供应成都生活用水。 “在我的印象中,过去没有这样大动过‘手术’,我们现在挖好的暗渠底槽是6米,面积大了,流水量也大了。”石传云说,他们利用都江堰管理局冬修断流的时间进行施工,将暗渠进行加深扩大。 过去,暗渠只有在内江进口断流岁修时才开启引流,关闸后暗渠不再通水使用。而今后,“正常的河水和下面的暗河‘各走各的路’”,即使不关闭闸门,也可以有效保证成都生活用水的供应。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蕾摄影吴小川 ▼相关新闻 应急水源专家看好白沙河 4月2日晚,都江堰崇义镇三名男子违法倾倒垃圾,造成松木河轻微污染。为确保供水安全,成都市自来水公司采取应急措施。成都的水源为何显得脆弱?成都城区的应急水源建设情况到底如何?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副会长张承昕说,河流本身有自净能力,应保护水网的基本生态流量,但前提是有 足够的生态水量。他建议,开展岷江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努力做到岷江水量不减。同时,制止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不要盲目扩大都江堰灌区,避免“挖肉补疮”式的向外调水。 关于应急水源建设,记者了解到,目前纳入政府考虑的备用水源有三个,分别是发源于都江堰虹口乡光光山南麓白沙河、发源于崇州市与大 邑线交界处火烧营的文井江,以及发源于彭州九顶山的湔江。 对于“引岷江紫坪铺水库下泄清水作为成都市应急供水水源”的做法,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顾问、资深水利专家陈渭忠认为,紫坪铺水库如同一个巨大的漏斗,接住了岷江上游所有的来水,只有白沙河不受其控制。 “这条相对独立的河道,流经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水质是三条河中最好的,水量十分充沛,输水线路又短。”陈渭忠说,白沙河恰恰“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