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入水下看冰山,理性选购方能省 置身数字时代,打印机已成为商务办公的标配。如何才能选购一款真正合适自身需求的耗材呢?IT专家表示,原装耗材由品牌打印机厂商研发和生产,而原装耗材以外的国产耗材、通用耗材等各种名目繁多的耗材,都可统称为兼容耗材。目前,兼容耗材的购买价格一般明显低于原装耗材,那它们在使用过程中是否真的能带给消费者成本上的降低呢?专家提醒广大用户,耗材初始采购价格,仅仅是打印综合成本的冰山一角。要选购适合自己的耗材,除价格外,还要全方位考量品质、印量、稳定性和健康等因素。 看品质 我们日常打印文档和照片,就是为了阅读、欣赏或分享。一份打印精美的文档,能让商务活动于细微处提升公司形象;一张张打印色彩照片,任何色偏等瑕疵,显然会大煞风景。 阅读过兼容耗材和原装耗材打印文档的用户,都能感受到两者的巨大差异。原装耗材打印的文档,文字清晰锐利、灰度过渡自然,而彩色图片则色彩真实而富于冲击力。而兼容耗材打印黑白文档时经常出现字迹模糊、灰度过渡不自然、有明显灰点和条纹,彩色文档则经常出现色偏色,打印品质随着打印量增加而明显下降。 为什么用同一台打印机使用兼容耗材打印的品质远不及原装耗材呢?专家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两者在研发能力上的差异。原装耗材厂商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巨大的研发投入。以惠普为例,其拥有9,000多项打印领域的专利技术,每年在该领域研发投入达10亿美元。而兼容耗材厂商普遍不 重视研发,实力和投入有限,品质低下。使用兼容耗材,用户常因品质难以满足要求而不得不重印。这无疑会浪费纸张和墨粉,推高单页打印成本。 算印量 选择兼容耗材的用户,绝大多数都看中其售价便宜。但很多用户在尝试过售价便宜的兼容耗材后发现,其印量明显低于原装耗材。如使用原装耗材一个月换一次硒鼓,使用兼容耗材后10天半月就要换一次硒鼓。知名专业评测机构QualityLogic的评测数据()显示,兼容硒鼓的打印量仅为惠普原装耗材的一半,这无形中提高了兼容耗材实际的单页打印成本。 兼容耗材与原装耗材打印量的差距,根源在于硒鼓内填充的碳粉不同。原装耗材采用低熔点化学合成碳粉,颗粒微小且分布均匀,能以更少的碳粉实现高品质打印。而兼容硒鼓填充的是传统研磨型碳粉,漏粉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碳粉并未真正用于打 印,因此达不到承诺的印量。 比稳定 用户在使用原装耗材时,通常运行稳定,打印品质始终如一,极少出现宕机等问题。改用兼容耗材后,则不时会碰到新买来的硒鼓装上去就无法打印的情况,不得不回去更换或自认倒霉。还有一些用户,因经常使用兼容耗材大量漏粉而出现打印机故障,甚至提前报废。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原装耗材与打印机的配合经过了严格测试,而兼容硒鼓技术落后,甚至采用废旧硒鼓翻新生产。如此导致的稳定性问题,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增加了人力、维修和设备重购成本。因此,不少用户在使用兼容耗材后感慨:简直就是“捡了芝麻,丢西瓜”。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售价便宜的兼容耗材未必真的节约成本,售价高的原装耗材用起来综合性价比更高。用户一定要擦亮眼睛,精打细算,通过理性选购才能实现“好”和“省”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