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复出个唱 引发的微并非炒作就能成就 “神曲”博营销 不管你喜不喜欢它,今年你都很难绕开《爱情买卖》;不管你关不关注,今年你都无法回避王菲复出。虽然有人会不屑的说,“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不过你必须承认,他们都是2010娱乐营销的最大赢家。 《爱情买卖》的原唱慕容晓晓原来是个唱戏的,这首歌给她带来扭转命运式的转变。“现在身价比以前涨了五六十倍,而且前段时间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有二十八九场商演,现在我们把一个月的演出控制在15场左右。”慕容晓晓的经纪人田先生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如果在2004年,像《爱情买卖》这么火的歌曲,一个月的商演收入可以达到50万到80万,但今年的市场整体萧条,慕容晓晓一个月的商演收入在20万左右。” 他透露,彩铃的批量下载,也推动了《爱情买卖》的走红,但彩铃并没有带来多少收入,“因为彩铃是一次性买断的,之后下载再多,我们也收不到钱。这些吸金月入百万的非主流歌手,因为网络营销而获得新生,不过像《爱情买卖》这样的歌,一年内大概也不会出现超过三首。而这种成名方式,几乎是难以靠炒作和策划来实现的,但这些歌曲一旦成功后,他们背后的非主流歌手就获得了很多的商业可能性。 并非天后就不需要“营销” 复出演唱会全程只说四句话,放眼整个华语歌坛,也许只有王菲了。不过,业内人士却将这定位为王菲经纪人陈家瑛的营销策划之一。 “有关人士先散布王菲收‘650万一场歌酬’的消息,再以此抬高演唱会票价,继而声称在零宣传下于网上率先卖票已差不多售罄,成功造就王菲复出‘一票难求’的虚像,然后在记者招待会上实行‘禁问’条例,以免复出赚快钱大计被传媒破坏。”也有人分析,为了确保王菲复出万无一失,经纪人陈家瑛绞尽脑汁,宁选择只能容纳1.8万人的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及上海世博文化中心举行演唱会,据知有人 极度担心若坐8万人的场馆坐不满,会令王菲极度难堪,故宁选小场,令每场容易爆满之余,也能加强观众的抢票意欲。“王菲久未复出,这种营销上的饥渴感已经达到了一个高点,加上央视春晚的余热,可以说宣传策略上没有大的问题。” 与此同时,王菲一反常态在微博上频频发言,制造话题,甚至不经意制造了另一支“神曲”《忐忑》的意外蹿红,也被认为是低调为演唱会加码宣传的表现。此后,也有资深经纪人称,天后“欲拒还迎”的营销方式,是她背后团队一贯的宣传方式。 并非“自杀”与成功不能并存 对此,中国首席娱乐策划人田金双却直言:“王菲其实是一种‘自杀式的营销模式’!”他告诉记者,“我个人理解的自杀式的营销模式有两点特征,其一就是单纯注重市场短线收益,忽略长远的商业利益;其二就是把娱乐产品、娱乐附属品市场变现。其实这个不仅仅出现在娱乐界,只是娱乐界的这一现象更为明显。而我之前为什么说王菲是一种自杀式的营销模式,她就是只注重了一个短线收益,从北京演唱会的一票难求、上座率百分百到上海演唱会的上座率下滑就不难看出。” 话虽如此,田金双也承认“微博营销”弥补了之前的“自杀式营销”的不足:“她聪明之处在于她运用微博半公开性这一特性让自己从一个高高在上的‘王妃’回到现在可以触手可及且具有母性气质的人。也是从以前的造星模式转变到了‘造人’运动。当然要成功一定要具备两个特质,那就是归属感和认同感。” 王菲的转变让不少网友表示有些失望,因为和以前心目中“王妃”的形象落差很大。田金双则表示“王菲的这一转变会让大家更喜欢她的,因为有时候明星弱点的曝光并不会显得很糟糕,反而会让公众觉得更真实。” 华西都市报记者伍翩翩实习生赵婉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