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28日 ] -- 特刊 -- 版次:[ 015 ]
通涨通胀
预计GDP10.2%CPI4.5%
2010-12-28
房价居高不下,商家打出“现在买房?不如移民!”
12月22日成品油上调,有车族在涨价前排队加油

  5问经济学家2010为何什么都在涨

  茅于轼:

  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是中国民间经济学者的重要代表。

  易宪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研究员。抨击内地房地产行业是暴利行业,坚称房地产泡沫必将破灭,有“房地产平民代言人”之称。

  郭田勇: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经济学博士。曾在人民银行烟台分行工作,现在中央财经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赵晓:

  中国当前最活跃的青年经济学家之一,北京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兼任天则经济所特约研究员。

  李迅雷:

  国泰君安总经济师、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迅雷长期从事金融研究,其论文和课题研究成果也多次获得各类奖项。

  吴晓波:

  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等多种身份。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

  问物价

  预计GDP10.2%CPI4.5%

  华西都市报:全年物价会涨多少?意味着什么?

  李讯雷:预计2010年的GDP增速为10.2%,CPI我预测是4.5%。

  郭田勇:前几天,十点多在加油站加油,发现车剧多,一直排到了三环辅路上。一问,方知成品油要涨价,有车族一般被认为是收入较高的群体,他们尚且如此,无车的广大中低收入者对涨价又有多高的承受能力呢?因此,有关方面尽量不要发布提高对通胀容忍度的观点了,政策的出

  发点还是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通胀压到最低。

  吴晓波:年初温总理就曾用“极其复杂”四个字描述今年的经济状况。实际上,这一年马上就要过去了,总结下来,我也还用那四个字,极其复杂。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政府希望通过拉动内需让经济快速复苏;另一方面,房地产泡沫已经显现,再实行拉动内需的政策的话,势必加剧这个泡沫,导致通胀。

  问投资

  中小企业活得最坚难的一年

  华西都市报:今年炒房、炒股的资金明显少了,投资是否在转向?

  赵晓: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还是不错的,尽管各界都对中国经济有各种猜测,年初时甚至出现经济二次探底的讨论,但到现在为止,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了10.6%,比2009年同期加快了2.5%。从季度来看,一季度增长了11.9%,二季度增长了10.3%,三季度增长了9.6%。

  不过,就在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投资者却表现出对于未来的迷惘。比如投资出国热,我身边很多人在投资移民,企业家自己在中国做生意赚钱,把家人都送到国外。商家已经打出了“在北京买房?不如移民吧!”这样的广告词,这实际是对国内经济缺乏信

  心的表现。

  吴晓波:今年以来,内需启动仍然艰难,同时生产资料、人工成本等等都在上涨。同时尽管有大量流动性投入市场,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小企业很难直接获得信贷。对中小企业来说,今年是非常难过的一年。

  同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这种状况下,不少做实业的企业,开始抛弃实业,转投资本运作。这是因为包括股权投资和经营房地产等在内的资本运作,其回报大大高于工业经营,而实业投资的宏观环境却未得改善,特别是去年以来“国进民退”的现象,极大地打击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

  问楼市

  新政多效果少

  华西都市报:今年出台了楼市“最严厉调控手段”但房价依然坚挺,楼市是否还要涨?

  易宪容:要解决愈演愈烈的物价上涨问题,关键在于政府要出台有力的政策,将房地产泡沫挤出去。尽管国家在今年出台了各种打压房地产的政策,但由于目前房地产泡沫已经形成,而出台8个多月的“国十条”落实得并不理想,从而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十分有限。

  至于加息、上调准备金率等紧收银根的货币政策,对地产商的影响更是有限。地产商现在不缺钱。如果地产商缺钱,在市场规律作用下,早就主动降房价了。

  房价上涨是年初以来通胀的根源!尽管我们看到农副产品、生产资料都在涨价,但其实供求关系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今年以来出现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问题,源于2009年

  及2010年上半年快速飙升的房价。这其实是整个市场流动性泛滥导致房价上涨,最终传导至CPI的结果。

  赵晓:房地产市场不能从单一的房地产业来看,而是要从整个中国经济为立足点审视。如果房价暴涨,那么调控就是失败的;那么如果房价暴跌,进而引发经济指标的下滑过度,那么这个调控也有点“过火”。

  今年经济形势相对平稳,应该说调控所达到的效果还是理想的。但从普通市民的心态来看,可能会认为房价的调控没有到位,没有达到大家的心理预期,这主要表现在政府出台的很多大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以2010年的销售量和销售金额推论,全国房价一年内约增长

  10%-15%。

  华西都市报记者舒张惠陈春雨

  问热钱

  热钱涌入通胀形势严峻

  华西都市报:国内通胀形势严峻,国外热钱推波助澜,货币政策如何调整?

  郭田勇:通胀并不是中国面临的独有问题,全世界新兴国家都有此困扰,但是中国还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人民币升值及其预期会进

  一步刺激大量热钱涌入中国资本市场,导致资产价格攀升并进一步引发资产泡沫;而央行为吸引国际游资,被动投放货币,将加剧中国通货膨胀的严峻形势从而陷入通胀怪圈。

  李迅雷:CPI今年我预测是4.5%,但很多人认为5%还要多一

  些。既然大家都有这么高的预期,每次加息0.25%,加一次热钱多涌进一次。不如一次加到位。

  本来人民币应该早点升值或者加息,但今年以来,两者都迟缓,物价又已经上涨了,所以显得比较被动。现在已经不是主动加息而是被动加息了。

  问税收

  税收增幅高于GDP税负是否过高

  华西都市报:“十一五”期间,中国财政税收年度增速数倍于同期GDP。中国的税负是否过高?

  茅于轼:税收是纳税人购买政府服务的价格。判断税收的高与低,要看所享受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数量。质量好,服务

  多,纳税人就可以多缴税。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税收收入增加了很多倍。与此同时,纳税人享受的公共服务确实也在增加,但好像并没有像税收增长那样,增加那么多、那么快。

  这之间的差额,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的行政开支太大。各

  个国家政府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不同,中国的税负与其他国家相比没有实际意义。但打包税收增长幅度总是大大高于同期GDP,值得关注。尽管财税部门也作过一些解释,但都不大能令公众满意。税收应该依法征税,而不能总是依计划征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