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28日 ] -- 特刊 -- 版次:[ 013 ]
潘耀明代金庸回应:一年两次传谣言,是微博道德的堕落
2010-12-28

  两次“被死亡”,影射堕落秀

  2010年“信息垃圾”层出不穷,金庸呼吁相关部门应实施监管

  “一年中,两次造谣,传播金庸先生死亡的消息,在华人世界,已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这是对文化知识的不尊重。金庸先生对此很生气,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对目前的微博,应该好好管一管。”昨天下午5时,华西都市报记者电话采访金庸的发言人《明报月刊》总编辑、总经理潘耀明。

  一通微博谣言,太无知

  潘耀明与金庸相识并工作二十多年来,亦师亦友。十五年前,金庸让他接任了金庸先生创办的《明报月刊》总编辑。金庸目前对外活动及重大活动和消息发布,都委托潘耀明来办理。

  潘耀明说,“不明白,有一些人的心态,为什么会那么肮脏?为什么在发布信息前,不向我戓金庸先生本人求证?而且,可笑的是,12月6日那天晚上,金庸先生在香港正和朋友聚会。可开微博的那个人,无中生有称:金庸已死。好好的一个人,说人家‘死了’,这是开微博的人,道德的堕落。”

  两次“被死亡”,金庸睡不着

  潘耀明回忆说,一年中,两次传播“被死亡”,两次都让金庸先生十分尬尴。两次传播,都惹来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的求证电话,还有人悼念的,弄得活得好好的金庸,哭笑不得。

  特别是12月6日晚那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电话,一夜不停,弄得他和金庸先生无法休息睡觉,潘耀明当晚也无法工作。本想当即辟谣,可深更半夜很不方便。到了第二天,谣言已满天飞。

  道德堕落,呼吁管一管

  12月6日晚,微博疯传“金庸去世”谣言(本报7日曾报道)。虽然造谣者已难查到,但这条不足60字的微博,却连累了《中国新闻周刊》一名杂志副总编辑、一名网站内容总监和一名网站编辑,他们已经被辞职。

  获知这个消息,潘耀明有点吃惊:《中国新闻周刊》是有影响的媒体。特别是那位副总编辑,他也是新闻人啊,怎么也不求证就用微博传播?真有点不明白。“本来在这次闹剧中,只需利用现在最普及的搜索引擎,戓者打个电话,找我和金庸先生核实一下,完全就可以把谣言戳穿。一而再地传播‘被死亡’,金庸先生已经很生气,甚至愤怒。我认为,说轻一点,是人身攻击,恶意伤人;说得重一点,就已触犯了法律,涉及到人身攻击。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对微博,应该好好管一管,对造谣者应该追究法律责任!”

  最后,潘耀明介绍,金庸先生身体很好,和太太生活得很开心,前几天,夫妇俩还离开香港到外面去旅游观光。 华西都市报记者杜恩湖

  未来观——

  狙击“微博谣言”有个专职“百人军团”

  2010年,娱乐圈全面进入微博时代,一些“杂音”也开始出现,成为谣言泛滥、名人失言爆粗的重灾区。比如微博两次疯传“金庸去世”的假消息;周立波、郝蕾在微博上的出言不逊,也引起一片哗然;郭敬明在微博上自爆有“惊天大八卦”,这些都在“拷问”微博的“道德底线”。

  昨日,新浪微博公关负责人毛涛涛

  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避虚假消息的恶性传播,对微博的发展确实是一大挑战,“为此我们专门推出了官方微博账号‘微博辟谣’。同时快速联系上消息发布者,让其删除不实信息。如果联系不上,我们将代为删除。情节特别严重者可能会做封杀账号处理。”

  毛涛涛还透露,“在技术上会通过关键词过滤等手段去执行,我们还有一百多人的专职团队进行人工监测,并在接到相关线索后,尽量第一时间去核实。”

  至于名人在微博上发表引起争议的内容,毛涛涛表示:“只要内容不违法,我们就不会去干涉。如果他们确有不当言论发布,可能引发争议或者已经引来争议,我们会要求其删掉,他们一般会接受。”

  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张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