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28日 ] -- 要闻 -- 版次:[ 006 ]
玉树地震救援英雄张雅军:在玉树许多救援者比我更忘我
2010-12-28
张雅军在玉树救灾

  “年度致敬人物”候选人回访

  回顾玉树地震的新闻报道,现场总有那些奋勇救援的身影。张雅军,四川省军区甘孜军分区政委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当时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3天3夜没合眼,最后因劳累过度晕倒在搜救现场……他也因此成为此次“致敬人物”评选候选人之一。“这不算什么,在玉树救援时,还有许多人做得比我更加出色。”张雅军说。

  2010年4月14日,张雅军所在的甘孜军分区得知玉树受灾后,一面向军区报告,一面开始奔赴灾区。“当时,一方面我们军分区组织开会,一方面让石渠县人武部应急民兵连先行前往。”张雅军的语速有些快,他说,因为有“5·12”救灾的经验,部队昼夜兼程,仅用了17个小时到达玉树。“我们一到达就立刻投入了救援。当时风很大,尘土飞扬,”张雅军说,救援的官兵只能把矿泉水省下来,浇在地面,然后再开始挖掘,避免飞扬的尘土对被埋者造成伤害。

  玉树救援时,作为甘孜军分区政委,张雅军是救援的指挥员,但是在现场,他更是一名战斗员。3天3夜没合眼的他,最终因劳累过度晕倒在搜救现场。“其实,我当时都不知道怎么晕过去的,”张雅军笑着说,连续工作没有休息,加上当天太阳大,中午没有吃午餐,所以才体力不支。

  一个多小时后,张雅军从昏迷中醒来。挂念着刚才正在搜寻的废墟中,可能有生命迹象存在,他拔掉手上的输液管,又去了救援现场。

  从玉树回来后,张雅军又住进了医院,这时,他才知道自己的母亲已经住院一个多月,为了不让自己担心,所以没有告诉他。

  “我们当时是到达最早,也是走得最晚的一支部队。”谈起在玉树的日子,张雅军说,部队走的时候,许多老百姓来送,一个藏族老奶奶给张雅军披上了一条白色的哈达。“这条哈达,我要一直留着。”他准备好好地保存这份“纪念品”一辈子。

  “每次去救援,其实我和所有官兵的想法都很简单,就是为老百姓服务,这是军人的使命。”华西都市报记者李明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