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27日 ] -- 特刊 -- 版次:[ 016 ]
哥是传说
2010-12-27
犀利哥程国荣(资料图片)

  犀利哥程国荣让家人背上“有钱人”的虚名

  2010年,犀利哥以一种无厘头的形式“被成名”了,其成名的速度超乎人们的想象,甚至还走出了国门。英国《独立报》说,他“面庞英俊,姿态有如模特,穿着打扮看似衣衫褴褛,其实品位不凡,在真皮夹克外套着一件大衣,搭配很是合理。他的眼睛正视着远方,被一个粉丝称为‘拥有具有穿透力的深邃目光’,而他往前的步伐充满着自信。”

  2010年随着这一年来的喧嚣即将过去,犀利哥已经成为一个网络符号。而犀利哥本人——程国荣遁身于现实生活中。

  不要迷恋犀利哥,哥已经是一个传说。

  “疯狂人们太过疯狂扰乱我洒脱的每天人生本来最后很赤裸不要再迷恋犀利哥的传说”——网友

  拒绝打扰

  家人想过一种平静生活

  12月23日,江西鄱阳县三庙前乡柘岭村委会老虎山新村。这里是犀利哥程国荣的老家。村子里再也没有了犀利哥“荣归故里”那阵的热闹和喧嚣。听说记者采访,再也没有络绎不绝的乡亲登门围观。

  唯一变化的是,老幼妇孺对“犀利哥”这个网络名词不再陌生。只要问到犀利哥家怎么走,他们不再惊讶地问犀利哥是谁。

  家还是那个家:两间当地老式而破烂的砖木结构平房,与一墙之隔的一栋三层现代化的小洋楼格格不入。这座老房子修建于何年何月,犀利哥家人谁也说不清楚。

  家里很乱,没有一台像样的电器和家具,只凌乱地摆着桌椅和农具。唯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犀利哥当大学教授的叔叔程先生送给他们的一块匾。而一面墙上贴着几幅奖状,是犀利哥两个儿子在学校表现优秀而得的。让人看着稍许欣慰但也隐隐有着一丝酸楚。

  犀利哥不在家,其年迈的母亲弓着背往火塘里添着柴禾。听说是记者来访,犀利哥的母亲放下手中的活,默默地出去了。

  一会儿,一个微胖的男子站在了记者面前,毫不留情地丢给记者一句话:“我们想过一种平静的生活,关于他,我们也不想接受采访”。

  他是犀利哥程国荣的弟弟程国圣。在犀利哥回到老家后,就是程国圣陪哥哥北上找工作,南下走秀,甚至有时候还充当起经纪人的角色接受媒体采访。

  程国圣的举动让记者很诧异。最后,记者从随同的出租司机那里得到了答案。程国圣向出租司机抱怨说,哥哥出名后,引来了乡亲们的羡慕,只要有记者来采访,乡亲们都会说,又有人送钱来了。他出去打牌,别人都会开玩笑说,“你家哥哥给你们赚那么多钱,你还舍不得这几个小钱呀”。

  这让程国圣很窝火。他说,哥哥根本就没有给家里带来改观,而他们家人却空背了“有钱人”的虚名。

  整天闲逛

  犀利哥连自己都养不活

  在记者的一再劝说下,程国圣才让自己的媳妇胡美华接受采访。

  胡美华一样显得漫不经心。而在当初犀利哥回家时,胡美华鞍前马后、马不停蹄地帮忙张罗着,而且以过年的规格,戴起了金耳环、金项链、金手链,以迎接犀利哥“荣归故里”。

  如今,提起犀利哥,胡美华的眼神和言语中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流露出来的更多的是“与己无关”。

  “犀利哥呢?”记者问。

  “不在家,上南昌去了。”胡美华漫不经心地回答。

  “上南昌去干什么?”

  “不晓得他嘛,他像野人一样生活习惯了。”

  胡美华和丈夫心中的怨气一样:犀利哥出名后,外界传言,犀利哥为他们家赚了好多好多钱。但是犀利哥名气和收益却完全不成正比。

  据新闻媒体公开报道,犀利哥回家后,各级政府、社会人士络绎

  不绝地登门看望,还送来各种捐助。据当地村支部书记余盛和说,村里还帮忙给犀利哥及两个孩子解决了低保。

  而各种企业、文化传播公司、演艺公司的电话也是络绎不绝,有的希望能“包装”他,有的愿意给他一份高薪的工作,有的愿意请他当代言人。今年的5月1日,犀利哥还受广东顺德碧桂园农庄的要求,同女模特儿同台进行时装表演。

  而炒作大王邓建国更是宣称,投资5000万元的电影《犀利哥传奇》已经在南昌正式开机。犀利哥当天也出现在了新闻发布会上。

  出名后的喧嚣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对金钱的遐想。

  “真的没有赚到钱,也就两三万吧。”胡美华说,“他现在一点收入都没有,自己都养不活,整天就是喜欢东逛西逛。”胡美华说,哥哥很多时候就像当乞丐时候一样漫无目的地在老虎山瞎转,要么去镇上走走,农活也基本不做。

  胡美华说,哥哥连自己两个孩子都不管,仍然靠年迈的母亲操持家务。而家里的经济来源,仍然靠她和老公种田。

  依旧沉默

  犀利哥每天要抽一条烟

  在犀利哥的房间里,记者寻找不到一丝“风光”的痕迹,倒是能想象他曾经流浪时的生活。

  卧室里一面墙壁和顶棚是用塑料布蒙上去的,屋里布满着蛛丝和灰尘,床上凌乱不堪摆着几件破衣裳,旁边一排衣柜还是妻子留下的。去年,他的妻子和父亲在一次车祸中去世。

  衣柜里除了几本小学的课本之外,别无他物。胡美华说,哥哥回来后,每天仍然是沉默,基本不理睬家人,“以前他在家的时候,还很活跃,什么农活都做,还喜欢打牌,现在只是要烟的时候才和我们主动说话。”

  “他唯一的爱好就是抽烟,一直是烟不离嘴,一天一条烟,如果不阻止他的话,两条烟也能抽完。”言语中,胡美华明显有些责怪。记者得知,犀利哥抽的是45元一条的庐山牌烟。

  赚不了钱

  “谁还会喜欢他?”

  胡美华说,前几天,犀利哥去南昌去了,现在住在南昌的江西师大附近,和他有联系的只有他们的叔叔程先生。

  “我们并没有指望他赚钱,但他现在连自己也养不活。”胡美华有些抱怨地说。

  “不是有很多公司请他吗?”记者有些不解。

  “请他?还不是当时利用一下他的名气。但是他终究是这里有些问题的人。”胡美华指了指自己的头。

  虽然医院已经检查了犀利哥并没有自闭症、精神病,但犀利哥仍然反应迟钝、说话含含糊糊、几乎丧失

  交往能力。“他连生活都不能自理。”胡美华说。

  记者回到南昌,给犀利哥的叔叔程先生发去短信,希望能见上一面,但是终究没有回,而电话也一直不接听。而以前,程先生是非常支持犀利哥走入社会,能够自食其力的。

  程先生曾经在解释让犀利哥出去走秀时称:“犀利哥出来工作不但可以解决经济困难,而且能重树生活信心,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

  “而他毕竟是一个刚刚从乞丐走出来的一个人,社会和家人对他充满了太多的想象”。当地村支书余盛和一语道破梦中人,“赚不了钱,谁还会喜欢他?”余书记说,程国荣本来就不太招人喜欢。

  记者手记

  浮躁的是社会

  老虎山已经恢复平静,而网络还在喧嚣。如果没有网络的神奇作用,程国荣回家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回家对于一个流浪汉来说,也许没有比这更完美的结局。

  而社会的浮躁、名利无孔不入,不仅浸入了网络,还浸入了老虎山这个原本偏僻而凋零的乡村。社会、乡亲甚至家人开始对这个“世界名人”充满了太多的想象。很多人绞尽脑汁,开始无厘头地附加给“犀利哥”原本没有的审美喜感与娱乐精神,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商业冲动,甚至还被赋予改变家族命运的财富梦想。

  但现实却让人失望,让所有人失

  望。让那些希望借犀利哥之名来炒作自己的人失望;让家人和亲戚失望。实际上,犀利哥原本只是一个叫程国荣的乞丐,一个喜欢整天抽烟、穿着褴褛、在垃圾堆里刨食的流浪汉。

  这种感受也许只有程国荣的母亲和他两个孩子才体会得更为真切。对于母亲来说,自己失踪的骨肉终于回来了,不管他是乞丐还是富翁,母亲心里就会踏实;对于两个孩子来说,父亲的归来,意味着他们不再是无爹无妈的孤儿,也不管这位父亲是乞丐还是富翁,他们永远将不舍不弃。

  只是,浮躁的社会让犀利哥变了

  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