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成都新会展中心一茶馆里军歌嘹亮,270多名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齐聚一堂。他们都是吉林省军区某师的成都籍战友,40年前的12月25日,他们从成都火车北站出发,前往东北边境保家卫国。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下,他们团结一心,度过了最难忘的青春岁月。 40年后再次相聚,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战友们相聚在一起,回忆那段“挥洒热血”的激情年代。 “战士”热烈拥抱老排长 67岁的王守明,曾经是该师三团的老排长。家住万源的他,得到战友会消息后,提前好几天就来到了成都。 昨日一露面,不少老下属嘴里喊着“我的老排长啊!”上来就是一个“熊抱”。“说实话,我还真认不出他们了,有的长胖了,有的长高了。”王守明说,30多年前,他们都只是年轻小伙子,多年不见,“战士们都变样了。” 和老战友们重聚,王守明笑得合不拢嘴。“碰到六七十个团里的战士,真的好亲切!”王守明说,40年前,他所在的三团条件最为艰苦,吃的是“二米饭”(高粱和大米混合),住的是干打垒,点的是煤油灯,喝的是山沟水。 但艰苦环境却铸就了战士们坚强的意志,“三团很让人骄傲的,一个团出了4个将军!”王守明说,不少战士退伍后,在各行各业也都干得不错。 年过半百“再当一回兵” 上午11点,所有老战士就座完 毕,由成都交通广播电台的主持人王宏担任主持的“40周年纪念会”正式开始。 “好久不当兵了,在这,我们再来试一回!”曾在云南当过兵的王宏,在现场先来了一次大点名。“炮兵团”“到!”“一团”“到!”……年过半百老战士们喊出的声音依然洪亮。 “还记得吗?我说123,你们要说什么?”场下老战士们齐声回答“快快快!”“我说1234567呢?”场下异口同声“我们等得好着急”……一时间,茶馆仿佛变成“军营”。 士气喊起来了,精气神也提起来了,现场开始播放一段名为“我的战友我的青春”纪录片。片中,每个战士都是英姿勃发,每个场景都能勾起那段青春回忆。 战友情和亲情有得一拼 为了筹备此次40周年聚会,纪录片摄制组还专门赶到吉林,回访老战士们当年的驻地,营房有的变成了养殖场,有的变成了民房,还有的空置下来,任蒿草丛生。 面对生活过多年的地方,不少老战士看得眼角湿润。 40年过去,虽然每个人都在不同岗位发光发热,但老战士们总是会想起当兵的那段岁月。“连做梦的时候都想。”一位老战士说。 虽然日子过得很艰苦,但战友之情足以让每个人刻骨铭心。“战友胜过同学,那种生死之交的感情,跟亲情有得一拼。”从西安专程赶来的路平说,和几十年没见的老战友重聚,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天。华西都市报记者陈黎摄影雷远东 报料人:梁先生线索奖:5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