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版:体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26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26日 ] -- 体娱 -- 版次:[ 009 ]
为棋而生侯逸凡 不会打麻将,只会斗地主
2010-12-26
侯逸凡代表着中国国际象棋的未来
夺冠后,侯逸凡被外国记者包围

  16岁中国小丫问鼎国象世锦赛,成为最年轻世界棋后

  侯逸凡戴上后冠,接过冠军奖杯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在土耳其安塔基亚进行的2010年女子国际象棋世锦赛完美落幕,16岁的中国棋手侯逸凡在决赛快棋加赛中战胜队友阮露斐,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第13位世界冠军,同时也是最年轻的世界棋后。侯逸凡也成为继谢军、诸宸、许昱华之后,中国第四位世界冠军,而这位美少女的未来目标就是“继续创造历史”。

  为棋而生,这是前国象世界冠军谢军对侯逸凡的评价,不过像侯逸凡这样的精于计算的棋界高手,如果打起麻将来,水平自然也会高人一筹,不过她的回答很有趣:“对麻将一窍不通,平时只会斗地主。”

  声音

  ●“夺冠的过程很艰难,决赛八盘棋,我都一度快支撑不下去了。但是信念支撑着我将比赛一直下下去,终于夺得了这个人生当中分量最重的一个冠军。”

  ——侯逸凡

  ●“已经很够本了,能进入决赛,已经是我意想不到的结果。每轮比赛之前,我都觉得自己机会不大了,但却都过关。对侯逸凡的比赛同样如此,不管怎样,我对获得亚军的结果很满意。”   ——阮露斐

  ●“侯逸凡的这个冠军意义很大,16岁就拿到个人世界冠军,预示着中国女子国际象棋有了接班人。今天的心情,有点像当年谢军第一次拿世界冠军时差不多。”

  ——中国国象总教练叶江川

  ●“小侯的棋经过这些年大赛不断地锤炼越来越成熟,看到她在这届世锦赛里的表现,我感到谢军形容她的一句话太贴切了,侯逸凡就是为棋而生。她有着超出年龄的控制力。”

  ——世界冠军许昱华

  专破纪录

  却自认不是神童

  5岁的时候,因为被国际象棋可爱的棋子“诱惑”,江苏小女孩侯逸凡开始摸起了国际象棋,谁能想到,她不仅是下一个大师,下一个谢军,还极有可能是世界女子国际象棋历史上最闪耀的巨星。从摸到棋子那一刻,侯逸凡就开始了一条梦幻般的国象之旅,在天才、神童的光环下,她击破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揣走了一个又一个纪录:9岁之前,她将所有全国少年冠军和世界少年冠军全部搜刮一空;12岁时,她已是举国闻名的女子特级大师;14岁,她创纪录地获得国象历史上“最年轻的男子特级大师”称号,并作为最年轻的棋手打入了国象女子世锦赛决赛;16岁,她带给了世人众多惊喜,全国联赛冠军、广州亚运会创造历史地获得两枚金牌;更梦幻的是,在这如花般的年纪,美少女实现了梦想,骄傲地摘下了世界棋后的桂冠……

  一个又一个纪录面前,侯逸凡却不在乎,她也不喜欢别人说自己是天才,早在5年前,11岁的侯逸凡就坚决地表态:“我可不是什么天才!”5年后,面对自己粉碎的一个又一个难以超越的纪录,她淡定地说:“我跟平常人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说我现在取得了一点成绩,可能是因为我选择职业目标比别人更早一些吧。我自己不太在意是不是能够打破纪录,下棋时全部心思都是怎么走好下一步棋,结果没想太多。”

  爱读书

  却不想考大学

  留着清纯的短发、一副黑边眼镜、侯逸凡脸上的表情更多的是可爱,其次才是棋后的成熟,侯逸凡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爱

  读书。的确,虽然从小就背井离乡地开始了漫长又艰苦的学棋之路,侯逸凡一直没有放弃读书,小学时期,她上半天的学,下半天的棋,成绩一直很好,还获得了奥赛数学三等奖。不过,从初中开始,早已进入国家队的侯逸凡不得不进行专业棋手的训练,她也无法和同龄人一起在校园里学习了,国家队还是安排了老师给她一对一地上课,主要科目是语数外,“现在只学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基础课,因为常常出国参加比赛,要与国外的棋手沟通,所以英语相对好一些。”随着棋艺不断精进,侯逸凡走上了一条职业棋手的道路。没有比赛的时候,她每天用四五个小时来练棋,更多时候她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读书,徜徉在《复活》、《童年》、《简爱》等经典名著里,有一次国家队比赛时飞机晚点,在机场漫长的等待中,别人在聊天,她在读《希拉里传》。

  如今,侯逸凡学习的内容相当于高三了,但是这位新晋棋后还不想读大学,“最近我将以下棋和比赛为主,暂时不会考大学吧。”

  会斗地主

  不会打麻将

  下国际象棋的人,都很聪明,精于算

  计,而侯逸凡作为顶尖高手,她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更是世界一流,而如果这个“脑筋”用在了打麻将上,恐怕结果有点让人振奋哦。不过,侯逸凡的回答会让大家失望:“不好意思,我对麻将一窍不通,平时只会玩一点扑克牌中的‘斗地主’。人家都说下棋的人智商高,但我很少做类似的智力题,即使做了,我也相信做不好。”

  2010年对于侯逸凡来说是丰收的一年,取得无数成绩的同时,她自认为对自己棋艺提高最大的,是同棋王卡尔波夫的性别大战,亚运会前,她同这位曾战胜过计算机的传奇人物进行了6场对决,侯逸凡5和1负,赛后,卡尔波夫惊叹:“她确实非常非常厉害。”

  “和卡尔波夫下棋对我自信提高很多,让我学习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在对残局的判断上存在差距。卡尔波夫告诉我,电脑只会告诉我们怎么下是对的,但并没有告诉我们思路,他建议我多去看一些理论的书,也学习一下国际象棋的历史,这样有助于我下棋时的策略。”老棋王的指点果然神奇,随后侯逸凡亚运会两度摘金、个人首次获得世界棋后头衔。戴着象征棋后的“后冠”侯逸凡笑得很腼腆,16岁的她,黑白格子的世界也许才开始,完美的开始。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甘露

  侯逸凡

  生日:1994年2月出生地:江苏省兴化市

  资料运动生涯

  5岁学下国际象棋

  9岁夺取世界少儿冠军

  10岁破格进国家队,成史上最年轻国手

  15岁参加世界团体锦标赛,担任一台并夺冠;同年摘得首届

  中国国际象棋棋王棋后赛桂冠

  16岁加冕国际象棋史上最年轻的世界棋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