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25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25日 ] -- 要闻 -- 版次:[ 006 ]
四川宜宾“独臂教师”徐子麟和他的“教育梦”
每当走进教室,我都感到很幸福
2010-12-25
徐子麟在备课

  当他还是一名代课教师时,他坚守在这个偏远的小乡村;当他成为一名校长时,他仍然坚守在这里;当他从校长岗位退下来,他还是在这里——他就是宜宾市宜宾县柏溪镇羊湾村小学教师徐子麟,坚守着他的“坚守之美”,延续着他的“教育梦”。

  坚守

  不再当校长,乐于做一名教师

  从宜宾县县城到徐子麟任教的村小还有15公里左右,但这一段没有常规的客车,只有依靠当地的民营车辆来去,这对于身体不便的徐老师来说,这么多年的坚持,让人钦佩。

  “由于身体原因,他没有当校长了,现在一线教书。”学校校长姚友燕告诉记者,徐老师现在一个人任教了四年级和六年级的数学、思品和体育,工作量很大,但是他自己强烈坚持,学校只好“从了他的想法”。

  幸福

  每天走进教室,就觉得很幸福

  “每天看到学生们,我就很幸福,每天走进教室,就觉得自己很充实。”略显清瘦的徐老师笑着说,这么多年坚持教书育人,就是觉得很幸福。

  当年因为身体残疾,他没能通过面试进入公务员队伍,但他没有放弃,选择了代课,后来转成了公办教师。

  徐老师激动地说:“我很感恩,那个时候让我有了代课的机会,前些年有城里的学校邀请我过去执教,我都没有去。”

  感想

  名利不重要,重要的是充实

  得知自己的票数一直高居华西都市报主办的“年度致敬人物”评选前列,他很谦虚。

  “我把名利看得很平淡,我会继续努力,对得起读者的推荐。”徐老师说,自己会坚持教书育人的教育梦想,只有每天看到学生,才是最幸福的。

  而今,徐老师的大儿子已经子承父业在宜宾的另一个乡镇教书,小儿子外出务工,徐老师现在专心地从事着教书的工作,他很淡然,很享受。

  在同事姚友燕的眼中,徐老师还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好老师,对于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总是接受得很快,总是走在前沿。

  “不管是工作,还是为人处事,他都值得学习。”姚友燕说。

  徐子麟小传:

  四川宜宾县山区学校——羊湾村小学有一名独臂的残疾教师,为了山里的孩子,和自己的信念,他在石头垒成的教室,守着三尺讲台,从春站到夏,整整30年没有离开……

  1979年,徐子麟以优异的成绩从高中毕业,由于身患残疾,他无法上大学也找不到工作。正

  好村上的小学没有老师,校长便将他请了回来。怀着对学校的感激之情成为羊湾村小学的一名临时代课教师。后来,他在转正后,放弃了城里学校的多次邀请,执着地坚守在山坳里,一干就是30多年。

  30多年过去了,徐子麟老师已从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变成

  了一个“小老头”,他所任教的学校毕业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走了一个又一个老师,直到剩下他一个人坚守在这里。春去秋来,他告诉记者:“看着孩子们学到知识从这所学校离开,我很幸福。”

  文/图谢庆华西都市报记者何文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