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某房地产杂志从事记者工作的小璐,最近打算购买自己人生的第一套房子。但就在进行楼盘选择时,小璐突然发现,虽然自己从事房地产方面工作已近三年,但她的选房决策仍然艰难:“三环路内的房价太高,一套百把平米的房动辄都在80万以上。”她只好把目光投向三环外,“只有考虑在三环外附近买了,这里的价格相对合适一些。”最终,小璐在高新西区购买了一套110平米的房子。 类似小璐这样做出购房决策的,在现在的成都购房者中几乎占据了主流。一份来自专业机构的调查显示,2010年1-10月,在成都楼市销售额中,几乎近一半都来自三环和绕城高速(成都人俗称的四环)之间。有分析人士指出:“破了二环破三环,如今的成都主城区,正在迅速向四环迈进。” 破了二环破三环 成都主城区迈向大四环 在目前成都,最炙手可热的几大区域分别是:在城南,主要集中在大源组团、世纪城片区;在城西;主要为金沙及外金沙、以中海国际社区为坐标的高新西区,以及光华大道片区;在城北,主要在以保利198为代表的蜀龙路片区;在城东,则突破万年场,驿都大道沿线与三圣乡成为供应主力区域,正火热中的成都东村更将热点区域延伸到了龙泉十陵。这几大区域无一例外都在三环以外。 “这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城市中心区的土地日益稀缺,三环内的新房供应也必然日渐萎缩,三环外成为楼市主战场。对于购房者而言,在三环外选房将成为一种置业的习惯;而对于城市而言,城市主城区也将由此不得不进一步扩大,甚至向四环线蔓延。”成都全心投资总经理李国峰分析说。 事实上,当下最让成都人耳熟能详的一些地产项目,也几乎都分布在三四环之间。如单价最高的电梯公寓誉峰,新双楠的开拓者保利花园;超级大型社区中海国际社区、珠江国际新城等。大多数的品牌企业,比如保利、万科、中海、恒大等,其大多数重要项目都在三环以外。 从土地供应来看,据成都市国土局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成都郊县土地市场成交14797亩左右,供应量是三环内的1倍以上。“在成都主城区版图刚刚突破一环的时候,很少人会想到突破二环;在突破二环的时候,很少人会想到那么快又突破了三环。这就是城市化,成都主城区迈向大四环,是成都城市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所在。而对于购房者而言,目前三四环价格也相对适中,这些区域房屋更符合他们的购买支付能力。” 综合体给力 三四环城区配套在成熟 虽然由于三环内房价的高昂以及房屋稀缺,大多数市民不得不把购房目光转向三环,但在不少市民看来,“住在三四环间,还是有很多不便。”不过家住中海国际社区的电影迷王力锋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前两年住进来的时候,无论逛商场还是看电影,都要开车到市区去。”但现在的王力锋开始变得乐观:“就在今年,紫荆影院已经进来了。接下来家乐福等大型商场马上也要营业。我的感觉,最多一两年,这里就和在成都三环内没什么区别。” “城市主城区外延,相关城市配套跟上也是分分秒秒的事情。”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杨继瑞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据统计,截至2010年12月1日,成都市即将开建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已接近70个,其中大多数体量都在10万平米以上,业态主要包括超市大卖场、百货店、家居商城等。 在分布上,位于三四环之间的城市综合体就有30多个。“城市综合体是一种具有城市功能的独特建筑形态。在目前成都所有三四环的区域中,城南发展无疑是最快的,因此城市综合体最多。目前,城西、城北、城东也将很快有大量城市综合体出现。或许再过5-10年,人们会说,三环内就是市中心,四环内就是主城区。”成都知名策划专家王博分析说。 在杨继瑞看来,目前的成都城市规划,也正日益适应城市不断拓展的需要。“在三环外,城南是成都未来政治金融中心;城北是商贸物流中心;城东是文化产业高地;城西是健康居家福地。土地的稀缺、规划的引导、地产的驱动以及人们购房的选择,注定了成都主城区跨越三环路,奔向四环路将成为未来几年的发展主流。” 华西都市报记者姜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