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讯(四川日报记者江芸涵)12月22日,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成都闭幕。会议指出,要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努力推动四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以教育的率先现代化为我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下午的大会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新初作总结讲话。 这次会议是在我省奋力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交流近年来我省教育发展的重要经验,认真分析当前教育事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全面实施《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进行全面动员和周密部署。 上午,与会代表进行分组讨论,一致认为,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规格很高,主题鲜明,时机关键,成效突出,让人倍感振奋,切实增强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在四川教育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下午,成都市、宜宾市、广元市、阿坝州、四川大学和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准确领会会议精神,核心是要把思想集中到“三大共识”上来。会议凝聚形成了对我省教育发展现状的重要共识,指明了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起点。站在新起点上的四川教育,未来十年改革发展的着力重点,将是解决“上好学”这一更复杂的问题,实现“学有优教”这一高层次的追求。会议凝聚形成了对我省教育奋斗目标的重要共识,确立了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概括 起来就是“一达到、两基本、两建成”。会议凝聚形成了对我省教育工作思路的重要共识,明确了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部署。 黄新初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全面贯彻会议精神,推进四川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突出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从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出发、从四川教育发展现状出发、从四川特殊省情出发,增强贯彻这一定位的主动性、紧迫性和自觉性;必须践行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培养导向,推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方式;必须激发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推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抓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教育对外交流体系;必须坚持促进公平的政策取向,加快构建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奖学助学制度体系、特殊群体教育帮扶体系和公正公开的教育监督制度体系;必须抓好提高质量的核心任务,抓好教育质量保障工程和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必须找准服务社会的立足基点,发挥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功能,切实把行动统一到这“六条遵循”上来。 黄新初强调,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最终是要把力量凝聚到“三个保障”上来。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大力落实责任分工,强化教育发展的组织保障;大力落实发展规划,强化教育发展的项目保障;大力落实资金支持,强化教育发展的投入保障。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我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副省长黄彦蓉主持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东升、省政协副主席吴正德出席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