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21日在全国价格认证工作会议上首次透露3.3%这一数据,这个数字也进一步印证了上个月发改委主任张平提出的今年我国物价涨幅将比3%稍微高一点的说法。 新华社21日播发的一篇文章中也指出,专家预测,全年CPI涨幅可能会略高于3%。 但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今后一个时期物价总水平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全年CPI控制在3.3%预示着今年12月份CPI涨幅较11月份将明显收窄,国家稳定物价的“组合拳”已经初显成效。 12月CPI有望回落 数据显示,1至11月份累计,全国CPI同比涨幅已经达到了3.2%,而年初确定的调控目标是3%左右。 “我们原来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是3%左右,而且是一个预期性的、指导性的目标。3%稍稍过一点应该也还在这个调控目标的范围之内。”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近日说。 盛来运表示,12月份有很多稳定物价的有利条件。最有利的条件是国务院16条措施的效果会不断显现。另外,翘尾因素在12月份就没有了,这对拉低物价总水平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苑德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2月份CPI涨幅有望收窄。 CPI止涨回落,这是目前业内 的普遍预期。 彭森介绍说,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从11月底开始,蔬菜价格出现明显下降,棉花、食糖和化肥价格高位回落。 阶段性成果仍须巩固 彭森表示,以农产品为主的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成为推升价格总水平的重要因素。 彭森认为,这次价格上涨成因较为复杂。既有成本逐步上升的内在原因,也有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涨价向国内传导的外部影响;既有自然灾害多发造成的临时冲击,也有投机炒作加剧带来的泡沫成分。 他强调,目前取得的成绩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引发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仍未消除。今后一段时间,中国价格运行的环境将更趋复杂,面临的挑战将更为严峻,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任务十分艰巨。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全年CPI涨幅可能达到3.2%左右。报告同时指出,由于通货膨胀预期形成之后,物价会有一定的上涨惯性,2011年一季度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但在物价持续上涨已引起政府高度关注的情况下,预计物价上涨的势头会在2011年二季度后得到有效控制,预计2011年物价上涨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据《第一财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