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中国·华西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21日 ] -- 中国·华西评论 -- 版次:[ 015 ]
“说吧”之复,不如不复
2010-12-21

  □王景曙(江苏媒体人)

  今年12月10日,一位名叫“很想哭”的网友在中国·宜昌网站的互动平台上留言称:“我2002年生的小孩,现在某事业单位工作,到现在还未在单位拿到每月5元的独生子女费,说了吧怕被单位穿小鞋,不说嘛又实在是怄不过这口气,我能怎么办?”两天后,市计生委回复只有两个字:“说吧”。(12月20日《人民日报》)

  最理想的结果,当然是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事情很快进入解决程序。次而求之,有去无回、石沉大海,虽然让人很不满,但其实很“习惯”,不难消受。在我看来,当地计生委给出的这第三种结果,实属并不多见的“畸形儿”,有不如无,是最糟糕的结果。

  两天时间,像是打牙缝里蹦出俩字,如此惜墨,堪称“史上最酷官腔”。“说吧”之复,用字不多,却态度巨雷,也是巨猾,乍看都没啥把柄好抓:首先,我没交白卷,已经按职责处理了你的来信;其次,你不是问我“说还是不说”吗?我的态度有的放矢“说”。千万不要表扬我措辞精炼,毕竟还多用了一个字。恰恰是占到回复内容半壁江山的一个“吧”字,余音袅袅,平添几分怪味。

  我们宁可善意地认为,此番纯属个别当值工作人员偷菜之余,“忙里偷闲”甩出的两个字,而非受集体“牙患”所驱使。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