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依靠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发挥全区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全区人民的向心力、战斗力,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努力实现市中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努力开创工贸双强、城乡共进先行区建设新局面!”今年上任伊始,内江市中区区委书记官健就在全委(扩大)会上提出了市中区发展的新思路。 根据实际,区上确定了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建设内江“工贸双强、城乡共进”先行区目标,坚持“强工业、活三产,做大城郊型经济,重民生、创和谐、建设活力型社会”工作思路,着力建设“五大基地”(即:中国最大循环流化床电站示范基地、亚洲最大硫氰酸 红霉素生产基地、川南机械制造和加工基地、川南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川南商贸物流基地),总体概括为“一区六重点五基地”,简称“165”发展思路。 市中区坚持把开创乐贤工业集中区、白马电力园和城西工业园三园竞相发展的局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集约化、集群化、链条化发展作为主线,以“抓大扶小强服务,盘活存量添增量,积极引进添活力”为抓手,做大产业集群,加大协调服务,推进工业加速发展。 市中区作为内江的商贸老区,要巩固和提升在全市的商贸物流龙头地位、主城区的城市经济核心圈地位;充分以旧城改造和城市拓展为依托,巩固“四方块”和邱家嘴 两大商圈,发挥好黄桷井批发市场、大千建材家居市场等几大专业市场的承载能力。 按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结合中区传统商贸、党政机关、金融服务、公共服务相对集中的优势,鼓励商务中心、商业写字间建设,放手发展电子商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家政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态。不断培育消费热点,着力提升甘泉寺花鸟古玩特色街、滨江东路餐饮娱乐休闲街的同业聚集度,刺激消费增长。 市中区根据自身情况,将加大乡村休闲业发展力度,重点建设十里休闲走廊和黄河湖景区,加快农村基础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文/图曾晓琴记者罗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