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湖南注册会计师) 近期的寒潮,中国大部分地区都笼罩在雨雪阴霾之下,用电负荷纷纷创下年度新高,火力发电厂耗煤量不断攀升,部分地区甚至采取了拉闸限电措施。对此,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只有深化电、煤市场的改革,使电和煤的流通真正符合市场规律,才能从根本上理顺电煤市场的脉络,而不用年年“踏雪寻煤”。(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08版) 每当冰雪天气出现,各地火力发电厂存煤告急、进而出现拉闸限电的新闻,就必定少不了。原因何在,大家都清楚,就是受恶劣天气影响,电煤运输受阻;可有关专家偏偏要把问题“深入研究”到所谓“理顺电煤市场脉络”之上——说白了就是认为电价早该涨了。 这些年,代表电力企业的中电联,一直在想法提高电价 上不遗余力,动辄“上书”发改委。确实,电煤市场化之后,发电企业成本压力不小,可是垄断的电网企业利润却没受影响。换言之,发电企业即使面临一定困境,销售电价过低也绝非主因。更何况,发电企业是否果真“严重亏损”,本就是一个很大疑问。 有时不得不佩服“专家”的联想能力。动不动就把“踏雪寻煤”与电价过低联系在一起,实在牵强至极。年年“踏雪寻煤”,问题只在于长距离运送的是煤炭,而不是输送电力。只要煤炭还得长距离运输,电价涨得再高也无济于事;有效的办法应是在煤炭资源开发区实现煤电就地转化、发展大容量长距离电力输送、变运煤为输电——专家如此无视常识,只对涨价念念不忘,让人不禁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