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来自新加坡的资深家庭教育专家叶丽君做客华西大讲堂,为本报读者带来了一套全新的教育理念。 昨日下午,很多年轻母亲早早地来到了讲座地点。“虽然现在我们的信息渠道也比较多,上网、看电视都可以获取一定的教育方法,但我还是想通过这种讲座获得一定的科学引导。”早到的彭女士说道。 “有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但儿童的发展是不能等待的。”教育专家叶丽君用宋庆龄的话作为开场白,她说,“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潜能,潜能的挖掘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叶丽君首先介绍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是以生理需要为最基础需要,依次往上为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各种需要。孩子的成长必定会经历有这些需要的各个阶段,而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的自信心增值。 接下来,叶丽君分别讲述了2-6岁孩子各个年龄段的特点及心理需求,并给了在场家长如何满足孩子各种需求的良方。叶丽君讲道,“让孩子的自信心增值,我们能挖掘出孩子更多的潜能。” 育有两子的叶丽君更是用自己与孩子的亲身经历为大家举例,讲到8岁儿子拿着画得很抽象的长颈鹿给她炫耀,叶丽君便问儿子:“眼睛在哪儿啊,颈在哪儿啊?”最后还对儿子说:“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位抽象派画家。”引得在场的人大笑不止。 叶丽君还讲到父母应该避开的十大“禁区”,包括不能说一套,做一套;错了还硬撑;拒绝孩子的朋友等。她还给家长提出了可取的步骤。 演讲了一个多小时,叶丽君还留了时间给在场的家长提问。一位带着孙女的外婆问道:“我的孙女才3岁多,任性,自私,爱发脾气,坏毛病一大堆,我们感觉越教育,起到的越是反效果,这怎么办呢?” 叶丽君回答道:“孩子的这个阶段刚好是烦躁期,如果她爱发脾气,家长就要问她是为什么发脾气,并且要引导她用正确的方法发泄,给她灌输好的价值观。” 讲座结束后,有读者建议:“报社应多举办这样的讲座,非常有用。” 华西都市报记者卢丽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