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19日 ] -- 要闻 -- 版次:[ 004 ]
支矶石街树影斑驳下的岁月流转
2010-12-19

  全新的街道不变的是安静的气息

  网友“华德沙万依”说,父辈年幼时就住在支矶石街附近,那时街边有一条状石头,表面已被人摩挲得相当光滑,石上有支矶石三个字。街道改造时,这块石头被移往文化公园。

  改造后的支矶石街,街道拓宽了一倍,碎石泥泞路全部整改成平坦的柏油路,沿街居民楼统一装饰成青砖外墙。全长约500米的街道,一头是同仁路,一头是长顺街,沿街商铺多为小吃店和茶铺,来来往往的行人多为街坊旧识,从这头走到那头,一路招呼下来要花半个多小时。

  成都美院侧门外,上世纪80年代种下的几十棵黄桷树已长出了遮天蔽日的浓荫,附近茶铺的商家把藤椅随意摆在树下,等着喝茶的人。新建街道的两侧,补种的银杏树叶子已快落尽。

  居民们说,支矶石街第一次整改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拓宽道路拆除平房。第二次整改大概是在三年前,主要沿街居民楼外墙刷新、修正地面、补种银杏树等。只是无论街道怎么整改,来往的行人依旧不多,过往的车辆也很少,安静仍然是整条街最大的特点。

  客串电视剧外景地是常态

  昨日下午2点过,88岁的张成金老人坐在支矶石街青砖墙根下打盹儿。他83年落户支矶石街,住在临街的四合院,子女们也都在支矶石街安了家,他不打算挪窝了。

  张成金回忆,过去支矶石街只是一条小巷子,街道只有现在的一半宽。两边都是四合院,院门朝着街巷。有些院子是十几户人家共用,哪户人家烧点肉,香味就会飘过街,引得整条巷子的好吃嘴儿流口水。

  支矶石街靠同仁路的一端,是成都美院的地盘。在张成金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的成都美院破得很,但是很神圣,“我们看见有谁从美院侧门出来,都觉得那是文化人,了不得的。更别说偶尔办一次画展,整条街的人都会觉得很光荣。”

  现在支矶石街的居民,对文化娱乐已经不那么稀罕了。支矶石街24号的住户木女士说,隔三岔五就有剧组到支矶石街取景拍片,刚搬来的时候她觉得很兴奋,过了一段时间她觉得很烦,现在她已经可以无视了,“前几天来的剧组据说还是韩国的演员,还不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有啥子好稀奇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