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近日制定《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明确性早熟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以往分别称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指南中指出,并非所有的中枢性性早熟都需要治疗。如性成熟进程缓慢而对成年身高影响不明显的;骨龄虽提前,但身高生长速度亦快,预测成年身高不受损的,可暂不治疗。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多呈自限病程,一般不需药物治疗,但指南中强调要定期随访。 此外,指南中还就性早熟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诊断流程和辅助检查等做了详细介绍。 审定指南专家之一、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巩纯秀说,此次指南在诊断标准上没有改变,在治疗方面则统一了药物剂量,医生比较容易操作。巩主任提醒,只有设有内分泌科的三级甲等医院才有资格治疗性早熟。 据新华社、《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