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版:房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17日 ] -- 房产 -- 版次:[ 082 ]
要降房价,必须连续加息
2010-12-17
●陈飚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2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而在随后公布的11月CPI指数报告里,11月CPI同比上涨5.1%,创造了28个月以来的新高。两个数据公布间隔如此之近,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用意相当明确,想通过收缩流动性来抑制屡创新高的通货膨胀,说得更直白一些,即便面对CPI指数如此居高不下的情况,央行仍不太愿意动用加息的手段。

  央行不愿意加息的原因很多,其一,境外热钱会加快流入,造成物价进一步上涨和资产泡沫;其二,会造成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较大的影响。于是,央行更愿意采用积极稳妥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防止通胀。然而这一招虽然管用,但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无疑会加剧更多原本观望的消费者纷纷加入到购房的行列,从而使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沦为“空调”。

  到现在为止,我们总算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的开发商有恃无恐地拿地,而且“地王”频现。原因在目前的通胀压力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老百姓仍然会把买房作为保值、升值的重要手段,而中央政府始终不愿意出台积极有效的调控政策,

  而仅靠行政命令手段去约束,造成房价再一次陷入屡调屡涨的怪圈。最近央视财经频道就明年房价问题对100名经济学家作了一次调查问卷,结果除了少数经济学家认为明年的房价

  会出现小幅下跌之外,其余的都认为房价会平稳运行或上涨,没有一位经济学家预测明年房价会出现大跌。可见,连经济学家普遍都对明年的房价不抱太大希望了,更何况老百姓!

  要降房价,并不是毫无办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消除老百姓对于房价上涨的预期,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仅靠行政强制命令反而会适得其反。同时,辅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房价必降无疑。如果仅加一次息做做样子,或者间隔时间太长,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效果,相反会加剧消费者对于房价上涨的预期。当然这样做的确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然而最高决策者应该权衡利弊,两害取其轻,对于房地产泡沫不能再容忍,否则将一发不可收拾。而对于加息产生的经济下滑等现象,属于可接受的范围,不会对整个经济宏观面带来太大的影响,这一点中国政府应该是非常清楚的。

  从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来看,货币政策已经由原来的适度宽松转变成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一旦通货膨胀仍然较高,进入加息周期将不可避免。然而我们更关注的,并不是中央政府在说什么,而应该是做什么,怎样做。通货膨胀如此之高,我觉得再次加息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十二月,一旦错过将后悔莫及,该到了中央最高决策者下决心的时候了。

  作者系著名房地产营销培训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