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就到这里吧,小宇宙爆发过了”、“天气寒冷,大家注意防寒保暖啊!晚安,各位!”……这些超酷且亲切的话语来自高校官方微博。截至12日,有50多所“211”高校推出了官方微博。 “清小华”是谁?对的,就是清华 12月10日,一则署名“清小华”的微博这样辟谣:“近日,接到许多家长和同学的咨询:清华大学2011年自主招生面试的时间是否定在2011年2月20日?在此说明,这是社会上的误传……感谢大家对‘清小华’的关注!” 原来,“清小华”是清华大学官方微博的“昵称”。 截至12月12日,在新浪开通微博的高校招生办就有清华、北大、复旦、哈工大、西安交大等20多所,此外还有50多所“211”高校推出了自己的官方微博。 没个“围脖”,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据最新数据统计,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达7500万,同比去年增长了837.5%,创下我国互联网各类应用增速的最快纪录。 素以思想活跃著称的高校,也加入了这支庞大的“围脖”大军。许多学子以微博的形式,随时随地更新自己学习、生活状态。部分高校或以招生办名义,或以官方名义直接开通“围脖”。这些微博甫一出场,就受到了各自“粉丝”的热情围观,人气持续增长。 现在,已很难考证哪所高校是“吃螃蟹”的第一家。但当一种新兴传播方式出现时,越早开发它、利用它,就越主动。 山东大学新闻宣传部副部长王秋生遗憾自己发现“围脖”有点晚了,用他的话说,就是“有点后知后觉”。据《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