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成都市大学路,往来行人多为头发花白的老人和朝气蓬勃的学生,偶尔一辆汽车驶过,卷起落叶在风中飞舞。 “有哪一条路能像大学路一样,用105年的时间,记载一个城市的教育变迁?”说起四川最美街道,82岁的刘在鹏强力推荐大学路。 文化气息保持依旧 1982年,刘在鹏追随在华西医大担任教授的妻子落户大学路。“现在两排梧桐树之间两车道宽的路面,就是那个时候的整条街道,”刘在鹏说,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路,路面质量差,道路很窄,人行道上全都是卖菜的小摊和手推车,“从小天竺街到新南路整个是一个大菜场,每两棵梧桐树之间是一个摊位,卖猪肉、卖蔬菜水果、卖干货、卖小吃,应有尽有。下午五点多 钟,主妇们要买菜,学生要吃饭,到处都是人。” 但今日的大学路,却是另一番景象:全长900多米的道路,宽约20米,被两排梧桐树隔成左右各两车道宽。道路一边是居民小区的灰砖围墙,一边是整齐划一的临街商铺,修缮一新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大学路校门,与大学路6号一整面墙的碑记《华西坝记》交相辉映,延续了大学路的文化气息。 综合整治焕然一新 “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墙壁重新粉刷了一遍。”80岁的吴大妈在大学路住了55年,亲眼见证了这条道路半个世纪的变迁。她说,大约在四年前,大学路沿街的摊贩全被取缔了,所有的沿街建筑都刷成灰色,建筑底层被统一规划成商铺。随后的整改一直延续到今年,“原来的游戏室关门了,换成了小饰品零售店,网吧关改成了快餐店。”吴 经明在大学路经营着一家麻将馆和一个零食店。麻将馆主要为大学路附近的老街坊服务,零食店的顾客则是龙江路小学的学生。天气好的时候,他和母亲常常坐在院门口,看看畅行无阻的车辆,与专程赶来拍照的游人摆几句龙门阵。在他看来,比起过去,大学路“道路宽了、路面干净了、有档次了、住着更巴适了。” 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吴翠峰记者李和摄影雷远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