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东二环14000元/平方米的房价已不再稀奇 “周围的项目转一圈,你就会发现其实14000元/平方米并不算太贵。有可能这个价格仅仅是这个区域的起步价。”华润置业成都公司营销总监杨睿告诉记者。即将于月底开盘的紫云府虽然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价格,但从目前公司透露出的口风来看,已经可以锁定13000-14000元/平方米的价格区间了。而上周开盘的南二环神仙树大院公布的价格令人大跌眼镜,开盘前夕坊间风传开盘9000多元/平方米的房价极大地刺激了市场,虽然最后的成交价锁定在10000多元/平方米,但明眼人已经感觉到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城东强势崛起。 核心点击1: 楼面地价“7”字头已不是市中心、城南专利 3年以前,合景泰富以7400、7500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拿下城南项目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质疑项目未来的定位和定价。但是三年后的今天,内蒙古伊泰集团在城东竞得的土地楼面地价已经达到了7600元/平方米。而此时市场居然一片看好。2000亩储备,已出售800多亩的攀成钢也成为了市场的大热。无独有偶,保利同天以730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入手成华区杉板桥路1号、14号地块。楼面地价“7”字头显然不是成都市中心和城南的专利了。 据记者了解,朗基·望今缘每平方米均价有望达到30000元;华润·紫云府的多层房源号称每平方米会突破40000元/平方米,而月底开盘的紫云府精装豪宅市场估计也在14000元/平方米左右;九龙仓·雍锦汇最小户型220余平方米的面积,总价高达500万元,精装标准可能达到6000—7000元/平方米。同样城东的二手房市场也受到了土地市场的利好刺激,建设路龙湖的二手房轻松过万;二十四城一期二手房也摸高到了10000元/平方米。事实证明了城东的强势不是点滴的突破,而是一个成体系的整体行为。前有建设路成熟的万科、龙湖等二手房支持,目前有二十四城的规模效应,而未来又有攀成钢的无限想象空间。城东的强势崛起已然势不可挡。 核心点击2: 大牌云集身价不菲城东大打国际牌 城东某项目营销总监感慨地说,如今的城东还仅仅是一个雏形,各大开发企业刚刚划分了势力范围,单是这种划分已经给了市场一个强烈的信号。新鸿基的ICC肯定不是省油的灯,成功开发了誉峰的合景泰富显然不会在城东做普通住 宅。再看目前的城东格局,能够数得上的品牌开发企业:华润置业、保利地产、九龙仓、香港置地、合景泰富、仁恒置地、绿地、信和……无一例外拥有着强大的上市公司背景、品牌号召力。 过去的城南曾经号称承载了全国重量级的开发商,而如今的城东显然在这个水平上有所提高。千亿资产的开发企业比比皆是,国际大牌背靠背。新鸿基地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城东的ICC将比照香港 ICC的很多特色和经验,而且还会融入部分在公司在上海等地商务物业的成功尝试。另外一家企业的进入也给城东带来了巨大的想象——合景泰富和香港置地的联手,已经让市场开始揣测合景泰富的进入是否是“誉峰”现象的先兆。 这些大牌的进入已经改变了过去城东的态势。摆脱中产口号的城东已经开始坐望城南的高端人群,而城东、城南的争夺战也将日益的明显。 核心点击3: 打破先住宅后配套模式综合体成竞争核心 12月8日,世茂以1540万元/亩的底价拍得猛追湾94亩的RBD,这个超大型的休闲类综合体又一次将人们的焦点聚集到了城市偏东的地方。此时相信很多人都发现:原来在城东的综合体项目比比皆是,世贸的RBD、华润的万象城、新鸿基的ICC, 还有伊藤、王府井等百货卖场的囤积。城东掀开了区域发展新的一页。 先有住宅后有配套一直是区域发展的惯有模式,但是在城东这个模式已经被逐渐地打破了,在城东的未来规划中,我们看到了众多的综合体项目,看到了密集的商业布局,还看到了多元化的商业元素。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综合体也成就了城东的核心竞争力,在城南的先行、城西的自然优势下,城东的开发商开始琢磨开发模式的变 化。而且这种氛围直接带来的好处是准入门槛的提高。一般的开发商在进入城东时都会对竞争对手有全盘的考虑。“没有实力,盲目地进入城东,有可能陷入品牌公司和项目的围攻,模式竞争、产品竞争再处于下风,即使价格便宜,最后的结果也会被周围的品牌开发商轮流‘修理’。”某中小公司老总不无感慨说。 比起开发接近尾声,地块零星的南二环,东二环的抬头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