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要闻·重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14日 ] -- 要闻·重点 -- 版次:[ 003 ]
建言四川教育网友总结八大“忧愁”
2010-12-14

  昨日,本报“家长建言四川教育”活动在华西都市报6大教育QQ群、微博和热线上展开。说起2020年的教育蓝图应该是何样,家长们的话题焦点还是聚集在教育公平、奥数、小升初等问题上。有网友总结了现今的八大教育“忧愁”,希望教育部门能在教育工作会上,就这些方面指明改革的方向。

  网友“多多”编了一句打油诗,说“小升初中挤破门,幼儿排队下一轮,奥数题目想破头,多学才艺为傍身。择校收费高又贵,学生学习忙又累,民工子弟求学难,证书才是敲门砖。”他说,公平公正还不能在现今教育中良好体现,让太多人陷于头痛中,真希望在下一个十年,均衡教育能够得到具体的落实。

  在微博上,网友们也议论纷纷,转载“建言四川教育”。

  “×爱在解放前”说:我希望奥数只是作为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充实业余时间的一个爱好,而不是作为升学筹码去“被学习”……

  有网友提议,算一笔70后、80后、90后和00后孩子的教育费用。本报也特别在今日征集读者的“求学一本账”。欢迎来电:028-86969239、或登录新浪微博关注“华西读者建言四川教育”。

  华西都市报记者肖笛

  今日嘉宾:成华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成都首批特级校长曾蓉

  “全息式”综合评价将取代单纯量化

  □嘉宾建言

  四川教育未来十年,政府应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原有的“普九”“普实”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教育硬件的投入,逐步实现教育设施现代化。

  教师入职前的的群体文化水平将会大幅度提升。教师队伍的研究生比例将大大增加,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将会推陈出新,不断更换。教师们更加注重自己多元发展、特色发展,教育将不再是人人都能替代的工作,而成为专业性很强的令很多人羡慕的职业。

  以“分数”“升学率”等单纯的量化指标作为主要依据的教育评价彻底改变,代之以科学的、人文的、综合的“全息式”综合评价体系,促使素质教育真正得到落实。

  “千校一面,万人同语”的学校现状得到彻底改变,代之以“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