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获批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再添新成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昨日表示,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已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彭森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是我国设立的第9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总采煤火车首尾相接可绕地球三圈 此前发改委批复的8个国家级试验区试点主题包括统筹城乡发展、“两型”社会建设、新型工业化等,这是首次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题设立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彭森强调,“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先行先试、锐意突破,为全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新路子。”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但长期高强度的开发导致支柱产业单一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山西总采煤120亿吨,用满载煤炭的火车首尾相接,可以绕地球三圈。”山西省副省长牛仁亮介绍,尽管山西煤炭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粗放型的、初级化的资源型经济并没有给山西人民带来富裕。“山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排在全国20位以后。” 同时,高强度的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目前山西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西国土面积的1/8。” 将赋予山西“改革先行先试的试验权” “山西省开展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的要求是要紧紧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这个改革主题。”彭森强调,山西在改革试验中一要重点处理好传统产业转型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二要处理好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三要处理好资源型经济转型和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彭森表示,由于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中央将赋予山西“改革先行先试的试验权”。同时,目前全国其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有一些好的经验、好的政策,可以优先在山西进行移植和推广。 根据中央要求,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通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破解长期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实现资源型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资源型经济转型“试水过河” 其他一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包括上海的浦东新区、天津的滨海新区、深圳市、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重庆市和成都市以及沈阳经济区,这都是在一个区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改革试验。而山西省的试点是在全省这个省域里,紧紧围绕着产业的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型经济转型,在这方面进行的一个全面的重大探索。 山西省副省长牛仁亮说,山西将在产业结构转型、城乡协调发展、社会管理创新、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五个重点领域推进试验区工作。通过试验区先行先试,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进一步提升山西能源基地战略地位,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并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步伐,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效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促进全国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合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