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本报推出四川培训10年(2000—2010)中小学补差提高“方法进化论”,引起了培训行业和中小学家长的广泛关注。家长和学生们表示,本报报道的10年培训行业沉淀的方法集中展示了四川民办教育的成果,将引领行业的发展、消费潮流。今日本报继续推出四川培训10年(2000—2010)中小学补差提高“班型进化论”,希望通过业内人士的解读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消费指南。 草创期: 一个培训班上课要用喇叭 四川培训学校的初期有哪些班型?成都培训学校发展历史很有代表性。据建明外语学校总校长叶建明回忆,2003年以前,成都市的培训学校学费都还很便宜,按物价局当初的规定,一节课能收到5元钱就算很贵的了。为了维持培训学校的正常运营,各学校都是开大班上课。由于当时培训学校比较少,每个培训学校所设的分校也很少,几家大一点的学校有些班都在五六十人以上,甚至还有一百多人一个班的现象。拿成都办学历史最长的戴氏英语学校常务副校长戴久洪的话来说,就是“上课要用大喇叭”。 据了解,2000年前后的班型都是针对学科的大班,一般统称为什么名师补习班、学科补习班,培训学校的 品牌意识比较弱,而且师资力量多为公办老师兼职。叶建明说:“当时我校就大力推出:国际领先的英语教学法。甚至我校当时宣传使用的不是‘建明外语’而是‘高效英语’。那个时候不打广告生源都好,随便打个小广告更是要接到上千个电话。” 演变期: 培训班型多了人数少了 培训生源的火爆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开校办班。市场竞争开始日趋激烈,使培训班型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建明外语学校总校长叶建明回忆,2003年到2006年成都以及川内各地的培训学校越来越多。加上培训收费放开,一个班不用招很多人就可以维持正常运转。所以,培训班人数爆满的情况越来越少。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招揽更多补习学生,如戴氏英语、建明外语等培训学校开始打出“签约承诺”的诚信开班模式。如高考中考签约班,达不到签约目标,退还全部学费。由于要保证签约效果,一个班的人数就不可能多,一般保持在二三十人,为精品小班、VIP高端VIP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发展期: 班型百花齐放高度细化 大约在2007年前后,四川中小学文化学科和艺体培训学校的班型进入白热化的竞争阶段。成都名师堂学校校长兼教育总监张丹秋说,这时侯培训学校普遍提倡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个人综合能力等具体情况分班,而不至于出现有的学生听不懂、有的学生“吃不饱”的情况。 在具体班型上,成都望子成龙学校校长蒋杨斌说,培训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为了更好地进行因材 施教,培训学校纷纷开设精英班、火箭班、实验班、提高班等;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兴趣爱好不同,竞相开设诸如小才子作文班、英语考级班、书法舞蹈绘画考级班、外教口语班等一共几十种班型;近年来,由于优质的教育资源有限,家长热衷选校,全都开设了小升初、初升高择校基地班、高考复读、借读班和艺考文化冲刺班,甚至某种题型的专题集训班。 如今,以戴氏为首的培训学校又在满足差异化教学的需求上推出“精品堂”,提供尽善尽美的课程模式。或一对一,或2人组合,5人组班,都体现了灵活与针对性强的特色。 未来展望: 选校需要“慧眼识珠” 经过10年的发展,未来10年四川的培训班型又将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呢?戴氏教育常务副校长戴久洪认为,未来班型最终将回归到大规模高质量上。事实上,培训班型正在“由大而小”向“大师班大得出奇”“精品堂精得有范”的方向发展。另外,综合素质训练营也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但面对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的培训班,学生和家长该如何选择才好呢?阳光飞扬教育总监甘萍说,报班时应该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同时兼顾他的实际情况。在选择班型时也要有一双火眼金睛,不要被高收费的噱头所蒙蔽,高收费并不意味着高质量,不能听其有些不正规的学校里咨询老师的游说,报收费最高的班型。甘萍建议家长在选择的时候尽量要全面考察,最好试上几节课,感受一下课程质量。叶建明则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鉴别培训学校的班型是不是真的能做到:有独创方法,能高效学习,最重要的是能真正做到签约承诺保证教学效果。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佳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