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版:巴蜀·全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12日 ] -- 巴蜀·全聚焦 -- 版次:[ 018 ]
遂宁建51座“国标”规范辅助航标
2010-12-12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汪仁洪)在涪江遂宁城区段(即观音湖),开船的师傅用白色塑料桶、竹竿自制土航标,过往乘客担心塑料桶、竹竿航标不安全,希望有关部门增设标准航标(本报曾报道),引起遂宁海事部门高度重视。

  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遂宁市船山区海事处获悉,海事部门将在观音湖内按照国家标准设计51座航标,同时规范塑料桶等辅助航标的设置。

  此前,船山区海事处委托长江泸州航道管理处专家进行航标配布、评审,决定按照国家标准设计51座航标。“目前,20座航标(其中浮标15座,岸标5座)安装完毕,其他航标正在加紧建设。”

  针对船师用塑料桶自制土航标之事,海事部门工作人员称,船主在冬季在水里临时设置塑料桶、竹竿(又称靶竿),专业术语叫“辅助标”,是船舶航行的一种辅助引航措施,“用白色塑料桶制作的辅助标不规范,目前海事部门正在规范设置辅助标,届时用橘黄色塑料桶作辅助标,将成为观音湖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