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儿时的童谣 “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大人吃饱三顿饭,娃娃拿到挂挂钱。”“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骑白马,白马恍得高,胖娃耍关刀,关刀耍得圆,胖娃坐海船,海船倒个拐,胖娃绊下海。”“王婆婆在卖茶,3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3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幺姑儿说嫌话。”…… 近日,网友“wcdz126”在成都某网站论坛上发出名为“老成都童谣”的帖子,迅速引来近2000人围观、跟帖、讨论。一首首老成都童谣引起众多网友的浓厚兴趣,既有“60后”、“70后”,也有“80后”、“90后”。儿时那些耳熟能详的童谣,您还记得多少?它们是否再次勾起您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童谣·网友 念童谣想到童年生活 网友“wcdz126”说,近日天气渐寒,一个周末和朋友到双流某羊肉馆聚餐,他被墙上的几幅画所吸引,上面是俏皮的人物形象配着老成都童谣。 “wcdz126”随即拍下来,把几张图片和童谣文字发到成都某网站论坛,并把帖子命题为“老成都童谣”。帖子刚发出一天,就被浏览了800多次。他说:“看来不止我自己有兴趣了哈。” 帖子越来越火,至今已被浏览过2000余次,回帖的人还在不断增多,其中有成都本地人,也有外地人,有“80后”、“90后”,也有“60后”、“70后”。有人述说了自己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有人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岁月的追忆,还有人对成都童谣表示了强烈的喜爱之情。 童谣·“60后” 一字一句教娃娃念童谣 网友“田心001”说:“看到这些照片,就让我回想起了年轻时在大院坝坝里坐在矮板凳上教娃儿这些童谣,娃儿坐在我的腿上一字一句地学着,现在娃儿长大了,也有自己的生活了,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以前在坝坝头学的这几首童谣。” 网友“田心001”张女士是“60后”,说起以前那些耳熟能详的童谣,张女士眉飞色舞!“那时好火哦,娃娃喜欢学得很!我们父母教给我们,我们教给娃娃。”张女士说,“现在这些都没怎么听到过了,会不会消失哦?” 童谣·“80后”学会配童谣的动作很开心 网友shuiji322在帖子中称:“哎呀呀,这个东西好好耍啊。虽然我也是成都的,但是家里头都是北方人,小时候没听过这些,好遗憾哦。刚才用成都话悄悄念被同事笑欢了,还是正宗的成都话念起才巴适,太安逸了!” “shuiji322”暴小姐是“80后”。“很多童谣我都是听其他孩子的父母说的,他们会用童谣哄孩子睡觉。”暴小姐说,“我觉得这些童谣很有意思。” “我最记得有一首童谣是‘王婆婆在卖茶,3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幺姑儿说嫌话。’这是配合着手上动作一起念的,小时候为了记住动作,经常练习很长时间,而且学会了以后很有成就感。”暴小姐说。 童谣·“90后”遗憾童年没有好玩的童谣 网友fly8hp是个“90后”,他在帖子里说:“我是1993年出生的,这里面很多都没听过,但读起来挺有意思的,可以想象这些童谣曾影响过一代又一代成都人,真遗憾在我的童年没有这么好玩的童谣哦。” 提问时间 带来快乐的童谣您还记得吗? 当年那些带给您快乐的童谣还记得多少?“80后”、“90后”,读起这些童谣,您有什么感想?随着时代变迁,您是否担心多年以后“老成都童谣”会消失?我们又将如何保存和传承这一老成都传统文化呢? 欢迎广大读者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28)86969110、或登录华西都市报互动新闻部微博(http://t.sina.com.cn/hxhudong)参与讨论,讲述您与童谣的那些事儿。 华西都市报记者卢丽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