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版:证券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11日 ] -- 证券周刊 -- 版次:[ 023 ]
寻找消费行业的十倍股和百倍股
2010-12-11

  “Tenbagger(即十倍股)”,让全世界投资者都为之心动。统计显示,A股近五年收益排名前15名的个股中,11只属于大消费类。对此,鹏华消费优选股票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王宗合认为,消费行业频频出现十倍股乃至百倍股主要有三大因素——企业自身、外部环境与市场情绪。

  王宗合认为,从企业自身来说,创造“十倍股”的核心在于企业创造性、创新性的变化,一般来自于三个方面:新产品、新市场和新的组织形式。

  “所谓新的组织形式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出现变革,治理结构的改善,例如引入激励机制,以及国有企业民营化带来治理结构的完善。公司领导层发生改变,战略思想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一个公司的组织架构发生变化。第二个层次是公司所在的产业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比如苏宁,相对于当时传统家电的流通渠道,它属于产业组织形式的创新。”

  如果从外部环境寻找,则行业属性、政策等外在因素是动力。王宗合认为,由于消费者是理性选择的,消费品行业的竞争往往很激烈,企业管理层的才能经过市场锻造的,公司治理也是市场化的,因此消费类公司的管理层能力很容易体现并转化为公司价值。如果一个公司具备优秀的管理层,同时管理层对消费品行业的理解足够深入,并在行业中具备领先的管理和发展战略,这个情况下容易想象不到的增长,并脱颖而出。正是完全竞争的行业属性,决定了消费类公司的价值更容易得到股价上的体现。

  “既要自上而下认识价值,又要自上而下理解市场、理解宏观经济,理解目前市场的游戏规则,这些十分重要。”相对于单纯的价值投资,王宗合更赞成要适应资本市场,关注短期市场情绪。他强调,中国的市场情绪变动非常剧烈,一定自上而下的进行关注,如宏观经济政策、流动性、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最后,王宗合表示,未来大消费仍然值得乐观,原因有三:首先,现在的政策导向是鼓励内需和消费;第二,中国人均GDP发展到目前的阶段,从经济规律上来看,已经能以消费对经济产生贡献;第三,从人口结构来讲,中国消费人口的占比将会上升。

  华西都市报记者朱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