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要爸爸” 会场内,是不停哭喊的小女儿,恸极昏迷的老父亲,献花致哀的人排成长队,无声地,缓慢地移动着。 会场外,远处的雪山白得发亮,头上的天空,蓝得让人眼睛发痛,我抬头,却无法阻止眼泪流下来。 2010年12月9日,康定文化艺术中心,15位烈士的追悼会现场。 会场里并不十分安静,但有一个人稚嫩的哭喊声,绕过哀乐和泣声的混杂,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这个声音,属于烈士马景宝5岁半的女儿马晓兵,一直不停地哭喊:“爸爸,爸爸,爸爸……” 上午9点,驻康定的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及各族群众代表陆续进场。偌大的会场内,呈现出一个特别的“15排”,每一排都坐着一位烈士的亲属。这个区域充满哭声,由于失去亲人的家属过于悲痛,不时有陪同的医护人员上前查诊,追悼会没开始,就有数名亲属被搀扶着离开。 会场里并不十分安静,但有一个人稚嫩的哭喊声,绕过哀乐和泣声的混杂,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这个声音,属于烈士马景宝5岁半的女儿马晓兵,非常可爱漂亮的一个孩子,她依偎在妈妈李海萍的怀里,一直不停地哭喊:“爸爸,爸爸,爸爸……” 孩子的姑妈对陪同的人说:“娃不懂事,闹得很,给大家添麻烦了,要不我把娃带到会场外面去吧。”但成都军区的一位首长走了过来,拍了中年女子的肩膀,示意她坐下,不要走,孩子也继续呆在会场内,“由着她吧……” 追悼会完毕,部队和地方领导上前,和每一位烈士的亲属、家乡代表一一握手表示慰问,马景宝的小女儿又一遍遍喊着:“爸爸,爸爸,爸爸……”小手使劲伸向主席台上马景宝遗像的方向,好像哭闹着要爸爸来抱。姑妈哭着去抹孩子脸上的泪,不停地哄着:“不哭了,咋这么不懂事呢,乖,咱不哭了,好不好?”不管怎么哄,孩子就是一个劲地喊着“爸爸”。 首长们,战友们,还有记者,因为这一声声“爸爸”,跟着流泪。战友们怜爱地擦去晓兵脸上的泪水,“晓兵不哭了,以后你就是我们共同的女儿。” “我是你的焦傲,你是我的骄傲!” 烈士焦祖波1岁的女儿和爸爸的永别 烈士焦祖波的妻子和母亲抱着焦祖波1岁多的女儿焦傲早早来到会场,妻子和母亲一直在轻轻地啜泣。焦傲戴着一顶毛茸茸的帽子,手里拿着零食,她挣脱奶奶的怀抱,跑到第一排,拿出零食,请李列5岁的儿子李佳峻一起吃。 小佳峻手里一直玩弄着手机,并不理会小妹妹的零食。前面的主席台上挂着他们爸爸的巨幅遗像,但他们并不知道爸爸去了哪里。死亡和牺牲对于这些还处在懵懂期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他们也并不知道,此生往后,已经永远失去父亲的臂膀。 追悼会就要开始了。忽然,小焦傲在奶奶的怀里大哭起来,指着前面爸爸的照片哭喊着:“我要爸爸,我要爸爸”。焦祖波的妻子说,孩子才1岁多,只学会了喊爸爸妈妈,而爸爸和她相处的时间也不多。孩子突如其来的泪水,带出了现场的哭声一片。一直哽咽着的妈妈也恸哭起来。 这时候,随同的工作人员将孩子抱了出去。 就这样,1岁的女儿与爸爸永别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诚阮长安李逢春陆阳阳摄影杨涛陈羽啸刘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