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先天性心脏病的7岁女孩得到网友帮助,从贵州来到成都,昨日成功接受手术 昨天上午,成都军区总医院手术室外,一名中年男子焦急地等待着。室内,他7岁的女儿甘海燕正在接受手术。甘海燕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一群网友们的帮助下,她从贵州来到成都接受治疗。 去年春节后,她的母亲王霞不辞而别,小海燕在手术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见到母亲,抱抱妈妈。 女孩:术前最想妈妈的拥抱 手术头一天,华西都市报记者曾去探访过甘海燕。 当时,她刚从睡梦中醒来。小脸浮肿着,拿着一本谜语书爱不释手。这本书,是网友们送给她的。她父亲甘施武无事时,就坐在她的身边陪她读读书,认认字。 甘海燕悄悄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她想妈妈,希望妈妈来见见她,抱抱她。 此前,她在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杉树乡黄土村的村小上学。每天,走1个小时山路到学校。成绩不算冒尖的,但学习很认真,从不迟到和早退。 甘施武说,女儿小时候就经常发烧和感冒。10个月大时,查出患有先 天性心脏病。甘施武遭遇过车祸,腿脚不便,一直在家中做轻活。甘家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没有余钱给甘海燕治疗。 “我以为,拖一拖她就能好起来。”甘施武说,没想到这想法把女儿害苦了。长大后,甘海燕常生病。近年来,身体浮肿得厉害。上个月,已经不能正常上学。 “就在我们一家看着她等死时, 一群热心网友改变了她的命运。”甘施武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女儿有救了。 网友:希望更多人见证帮忙 这个转机,缘自“阳光助困网”的网友暑假期间去贵州支教。 李坚是这个团队的负责人,他碰巧去了甘海燕所在的学校。“海燕性格有些内向,不太受瞩目。”李坚说,家访时,了解到她的家庭贫困。母亲王霞常年在广东打工,全靠甘施武拉扯几个孩子。 去年春节,王霞回家住了10余天。那段时间,是甘海燕最幸福的日子。因为,母亲给她买了新衣服和糖糖,晚上还抱着她一起睡。然而,10余天后,王霞一句话都没留下不辞而别了,甘海燕的幸福也戛然而止。再后来,王霞曾经打过一次电话回家。经查,那是来自成都的电话号码。 今年10月,李坚给甘施武打电话,了解到甘海燕因病休学了。这时,他才知道甘海燕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事。 他把甘海燕的故事写成QQ日志,又推荐到QQ空间,引起众多网友关注,李坚又成立了救助甘海燕 QQ群。不过,网友们并不完全买账,以为他是骗子。 不过,还是有一些网友相信这个事,凑钱汇到李坚为甘海燕开的专用账户。目前,已筹集了6000余元。 “我们希望媒体见证后,证实我们所言非虚。”李坚说,他还是名大学生,希望能挽救甘海燕的生命,这才找到媒体。 医生:病情复杂手术成功了 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胸外科博士欧阳辉说,本来甘海燕的病很简单,但由于拖的时间太久,长期未得到正规治疗,导致室间隔缺损的细胞被破坏,引发了感染,病情复杂。通过手术,可以修复其缺损的室间隔,康复的希望很大。 考虑到甘家经济困难,医院提前启动了手术。同时,欧阳辉还帮她申请了基金,这为她节约了10000元。欧阳辉说,甘海燕手术加治疗需要4万左右。 幸运的是,昨天的手术很成功,甘海燕已转入重症监护室。欧阳辉说,孩子就要康复了,呼吁她母亲尽快回到孩子身边,给孩子关爱。华西都市报记者席秦岭摄影吕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