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应对短期CPI上涨不一定要加息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昨日在“2010年度智造中国高峰论坛”上表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仍有年增9%的潜力,但是蕴含风险。他预测,中国经济今年将同比增长10%,2011年GDP同比增长9.5%。 稳健货币政策会在下一阶段如何体现?李稻葵认为,政策会逐步调整,过去是适度宽松,现在会根据市场的接受情况,考虑市场参与者的感受,逐 步的调整,不会一下急刹车、猛刹车,而是有针对性、有灵活度和追求实效的调整。 他预测,央行可能会多发央票,以应对外汇占款上升带来的影响,另外可能适当增加存款准备金率,根据情况进行调整,甚至对大小银行区别对待,提高资金较多的银行、大银行的准备金率,对于中小银行可能不动。 对于备受关注的加息问题,李稻葵认为,加息应该是比 较谨慎的。一般来说,大家容易过度关注加息,因此央行一定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他认为,可以采用保值储蓄的方式来应对短期内CPI继续上涨。“中国80年代的时候曾采用过,比如对于一两年期的存款,将名义利率调整到未来政府宣布的CPI再加一个点数,既能保证储户的利益,也能防止热钱。热钱一般不会把钱放一年、两年。” 据《新京报》 吴晓灵:明年政策取向是控制货币、搞活金融 12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京表示,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当前的货币金融政策必须“控制货币、搞活金融”,这是2011年的金融政策取向。 吴晓灵指出,过于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虽减缓了世界金融危机对国内的冲击,但也恶化了调结构、转方式的货币环境。“2011年,我们的货币金融政策只能是‘控制货币、搞活金融’。” 1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 局会议提出,明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但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可称之为“稳健”?吴晓灵认为,最普遍的一种计算方式是,货币供应量增速M2(广义货币)等于GDP增速加CPI增速加1到2个百分点,“但因为现在货币供应量比较多,所以要矫枉过正,需比上述计算还要偏紧些。” 2011年的货币数量目标要 合理适度已是市场共识,目前主流的观点预计,明年的M2增速控制在15%左右,而新增贷款控制在7万亿左右。 在控制货币总量的同时,吴晓灵建言,要放活金融市场,首先就要加大对冲力度,减少国际游资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其次,要理顺价格要素,较少汇率压力。第三,控制银行间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提高市场利率,减低市场泡沫程度。据《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