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房企11月业绩公告显示,销售额均在二次调控后冲高,前11个月提前完成全年销售任务 ▶相关房企人士表示,提前完成销售目标的主要原因是,根据政策要求聚焦普通住宅、拓展二三线城市 ▶不过,11月多家房企的销售均价却出现上涨,万科、金地和富力等的销售均价均创下今年高点 在房地产业内公认的“最严调控年”,部分品牌房企依旧提前完成了年度销售任务。记者从多家上市房企发布的业绩报告中获悉,继万科、恒大之后,远洋、龙湖、雅居乐等均已在11月完成全年销售目标,“最严调控年”超额完成任务已成定局。 而在刚刚过去的11月,万科等龙头房企的销售均价不仅越调越涨,甚至有的还创下了年内新高。 多个房企“超标”完成任务 继万科提前四年完成千亿元的销售目标后,8日,多家房企11月业绩公告显示,销售额均在二次调控后冲高,前11个月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远洋地产公告,前11月协议销售额超过全年销售目标的180亿元,达到182亿元,同比上升33%。龙湖地产前11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77.2亿元,已超全年销售目标12%,且北京、重庆、成都三大公司均已提前完成全年销售任务。 万科总裁郁亮表示,万科取得提前完成千亿销售目标的业绩,基于聚焦主流普通住宅、贯彻二三线城市纵深、快速周转等战略。而在今年,执行这些战略的房企业绩都相对理想。 11月销售均价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调控出台后,企业楼盘售价在5月和6月出现明显下调,但之后便迅速回升。相比今年6月时的低价,保利和恒大11月的售价都上涨了13%,金地上涨20%,万科上涨30%,富力上涨最多,达到64%。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万科11月销售均价为13268元,为今年以来最高点。金地和富力11月的销售均价也创下今年以来的新纪录。此外,恒大与保利的销售均价则升至年内的第二高位。 多家房企表示,高档单位占比增加是均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通胀预期下持续亢奋的投资性需求才是房价上涨的背后推手。 有大型上市房企内部人士表示,企业的定价多是随行就市,如果市场需求很旺盛,企业定价也会略作调整,否则卖得太便宜了,也会损害股东的利益。 综合《新京报》、宗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