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中国·华西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9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9日 ] -- 中国·华西评论 -- 版次:[ 015 ]
发一封公开信就忘恩负义了吗
2010-12-09

  □二木(北京市民)

  清华法学博士给潍坊市长写公开信事件,引起热议。最新报道称,当地有官员对公开信很是不满:当年拿着政府给的3000元走进象牙塔的小子,竟“反咬一口”,简直“忘恩负义”。(12月8日《法治周末》)

  潍坊官员说出这个“忘恩负义”时,可想而知,一定是咬牙切齿的。“忘恩负义”的逻辑显然是这样的:你考上清华,政府奖励你3000元读书,你应该对政府充满感激和感恩才是,知恩图报。可你不仅不报恩,反而将地方政府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实在是恩将仇报。

  这逻辑显然大错特错,完全把事实说反了。不错,清华博士王进文当初上大学时,地方是给了3000元的奖励,可这钱是“政府”的吗?是哪个官员掏的腰包吗?不是,政府并没有一分钱,钱都来自民众的纳税,所以,博士接受的钱是纳税人的钱。这样的奖励,不是政府的恩赐和官员的救济,而是纳税人给优秀学子的一种奖励。要感恩的话,也该是感谢他的那些可敬的乡亲们。跟政府和官员关系不大,所以无关忘恩负义。

  所以,不是拿了奖励的穷人孩子忘恩负义批评政府,而是被民众税金供养的部门,没有善待权力,不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反而伤及民生,这才是忘恩负义。

放大 缩小 默认